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一卷记述大师出生、出家、受戒、各地参学,发心前往印度求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过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碛,经伊吾,西行到达高昌的情形。
第一卷
07 老赤瘦马
译文:
玄奘大师与石盘陀约在次日天暗时分,于城外草丛相见。第二天石盘陀果然依约前来,并带着一位年老的胡人,牵着一匹又瘦又老的红马同来。
奘师心里正纳闷的时候,石盘陀介绍:“这位老人家对西行的路线很熟,来往伊吾三十多次,所以特别请他来见师父,指点此行的疑难问题。”
可是还没等到奘师开口发问,这胡翁却自己说了:“西行的路非常险恶,沙河阻隔,鬼魅热风难以阻挡;过去曾有人带了许多同伴,尚且迷失,何况您只有单独一人,如何可行?还请您再加考虑,不要轻易以身试险!”
奘师毫不犹豫地答道:“贫僧为求大法,不到婆罗门国,誓不东归,即使死在途中,也决不后悔。”
胡翁见奘师意志坚决,只好说:“如您一定要去,可换乘这匹马,不要看它既老又瘦,它来回伊吾国,已经有十五次,不但脚力强健,而且能够识途。”
这时奘师想起了从前在长安出发时,曾有一位占卜的术士何弘达,为他预言将来求法时骑一匹瘦老红马西行而去的事,如今此马与何弘达的预言吻合,因此便毫不犹豫地和老胡翁换马。胡翁欢喜地告辞离开,他们也踏上了旅途。
约三更时分,奘师与胡人到达瓠卢河,在黯淡的星光下,远远看见玉门关。玉门关上游十里的地方河床最窄,宽才一丈多,两旁有茂盛的胡椒树丛,石盘陀拔刀砍了几棵,取树干搭桥,又铺草和泥沙在上面,这才过了河。
渡过沙河,出了玉门关,奘师很欢喜,但也累了,就解缰卸鞍,停下来休息,两人相距五十几步,各自躺下,拥褥而卧。
可是不久,奘师看到石盘陀拔刀而起,慢慢地朝他走来,约近十步时又折了回去。奘师疑胡人中途变心,忙起身趺坐,称念观音菩萨圣号,直至见胡人回去躺下,才敢放心就眠。
第二天天一亮,奘师就唤他起来,打水洗脸,吃过带来的干粮,正准备出发时,石盘陀忽然对奘师说:“弟子昨夜左思右想,觉得此去前途艰险,途中又全无水草,只有烽火台下面有水,必须晚上偷水而过,但如果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们还是回去吧!”奘师听完不禁愕然,但仍坚持不答应往回走。
石盘陀没法,只得跟随奘师,硬着头皮,弯着腰,露着刀,张着弓,勉强前进。走了一会儿,他忽然要奘师前面先走,奘师怕他落后,不肯前行,石盘陀勉强走了几里,又停下了,恳求奘师说道:“我实在不能再去了。一来我的家累太重,一家老小要靠我过活;二来王法森严,也不敢违背。请法师原谅,放我回去吧!”
奘师知道他后悔了,不能勉强,只得叫他回去。但石盘陀仍不放心,他深怕奘师万一被抓到,会说出他帮助引渡的事。于是奘师安慰他说:“你放心,纵使此身千刀万剐,变成灰烬,也决不会说出是你送我出关的。”奘师发完重誓,并送给他马一匹,石盘陀谢过奘师,这才放心地走了。
至此,奘师又只剩下自己,孑然一身,孤独地踏上艰苦的沙漠之旅。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