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记(二十一) | 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2024-08-26 21:3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农历七月,佛教称为“地藏月”。

我们一起发广大菩提心

念诵《地藏经》、学习《地藏经》,

以此回报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的恩德。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图片

上下滑动阅读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佛母白言。愿圣者说。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地藏经》讲记连载二十一

传喜法师讲释


图片







01

随学地藏菩萨的精神,发菩提心

FORIQINGLIANG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地藏经》里讲到的地狱还只是粗说,佛经细说有七十多类,但七十多类也只是归纳,细分的话不计其数。所有地狱都在大铁围山之内,大地狱有十八所,其次有五百,再其次有千百。一切众生以其造作恶业的不同,堕落在不同的地狱,受不同的罪报。


当地藏菩萨介绍了无间地狱的种种情况,尤其是罪业众生受的种种痛苦之后,佛母摩耶夫人“愁忧合掌”。


佛让我们离苦和苦的“因”,因为苦的“果”从“因”里来,为了帮助众生断苦的“因”,佛以种种善巧教化。


发菩提心分三种:国王的发心,舟子的发心,牧羊者的发心。国王的发心,是在自己成佛以后再让众生成佛;舟子的发心,是与众生同舟共渡,一起成佛;牧羊人的发心就是地藏菩萨的发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牧羊人对羊群总是呵护备至,寻找草源,寻找水源,又怕被虎吃,又怕被狼叼,时刻陪护,不离不弃。这是最殊胜的、无与伦比的发心。


同样的,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成长,释迦牟尼佛也是如影随形地看护着。佛为了教化我们,千百亿化身。学佛不是坐火车,下车就到目的地佛国了,我们这个生命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菩萨要无微不至地用六度万行、四摄法来度众生,就是不忍心看到众生有“苦”的果。


图片



或许大家听过我讲过那个故事:有一个弟子学佛之后,劝她做烧烤生意的妹妹不要再从事这个行当了。她妹妹说:“我儿子读书要花钱,我又只有做烧烤这个本事才可以养活他。”结果有一天,她儿子在学校上课时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后,医生检查下来,认为问题不大,但小孩子天天发高烧,甚至痛到咬断了牙根。医生想尽办法也无法缓解症状,就劝他们说不用花冤枉钱了,治疗没有希望了。


后来,这对父母到寺庙去忏悔,痛哭流涕地拜观音忏,并且发愿马上把烧烤店关了,而且这一世再也不杀生。结果很奇妙,这边一忏悔,儿子在医院里体温马上就降下来了,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从佛教的因果律来看,根本原因就是他爸爸妈妈做烧烤生意,竹签子穿着动物的肉在火上烤,她儿子遭受同样痛苦的果报。


这样的例子,出家人看到很多的,但世间人无明,被业障障住了,不明因果报应,依然兢兢业业地造罪,依然花天酒地及时行乐,这个苦难世界的“苦”相就是这样。


虽然我们学佛了,也要反省啊!我们也不是生下来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圆满的,我们做了很多坏事,如果不学佛,有可能也下会地狱的,或许不是最苦的无间地狱,但是其他地狱有可能少不了。佛陀告诉我们,已经造作罪了怎么办?脏掉的衣服怎么办?可以洗呀!忏悔就是清洗。


图片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个是忏悔;第二是修福。忏悔,修福,再加上研读经典,深入经藏,才能开发智慧。有了智慧,能明了自己的佛性,这佛性的光明就会从根本上断除一切罪业。


我们经常念这四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开智慧,要仰仗佛的智慧力加持,佛的智慧开了,凡夫的心、我执的心就能灭掉了。


这个世界每天有很多人都在造作无间地狱的恶业,我们除了忏悔自己,更要替如母众生忏悔。这种自他相换,也是成佛最快的方法。把我们的所有福德,包括这次听经闻法的功德,身口意清净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把他们的罪业揽到自己身上。他们不懂修行,我们替他们修行;他们造恶业,我们替他们忏悔业障;我们种的甜果给他们吃,他们结下的苦果由我们来吞咽。这就是佛菩萨的行持。




FORIQNGLIANG

图片







02

发大乘心受持五戒

FORIQINGLIANG






从小乘的角度说,五戒属于别解脱戒,是小乘戒律,但是,如果发起了大乘心,它也可以是大乘戒律;从大乘戒的角度看,受菩萨戒,要具足三师;从金刚乘的角度看,只要大家发起了菩提心,请地藏菩萨作证明功德主,也可以授菩萨戒。如果我们发起了“誓度一切如母众生”的菩提心,这就有菩萨戒的基础了,我们在地藏法会上,要以这样的大乘发心来受持五戒。


地藏会上诸佛菩萨无量无边,对我们的加持也是无以复加的,所以,这两天我们听经闻法,身上的众生、家里的老祖先已经得度了不少,现在法会也越来越殊胜了。我们第一天什么也看不到,离我们这么近的九十九米地藏菩萨也看不到,昨天云就退到半山去了,地藏菩萨也看到好几回了。


除了眼睛看到的这尊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萨像,我们也观想真实的地藏菩萨加持我们众生,虽然凡夫也不懂佛菩萨的境界,但每次这样观想也会感动到泪水夺眶而出,也越来越了解到我们这个末法时代是怎样的情况,诸佛菩萨救我们是多么悲切。


图片



在这个轮回的苦海当中,有何可乐呢?寿命短促,种种苦难,对恶因没有一点点畏惧之心。因为我们没有神通,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死了之后去哪里,也感觉不到地狱有什么苦。


别说地狱的苦了,就是我们做人也很苦的。佛告诉我们,一入母胎,犹如坐牢;出胎的时候,又仿佛被两山夹击;一出娘胎,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只知道痛得哇哇大哭。我们每个人都在妈妈肚子里怀胎10个月才生下来的,但是你记得这些痛苦吗?一出生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虽然你不记得了,业力还是真实存在的。越长大,身口意越忙碌,恶业的累积越迅速。后面的经文有一个比喻叫“如鱼游网”,我们自己编织的业力网,到时候自己头头相撞,很多恶业都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所造作出来的。


所以,一个寻求清醒的生命,应该要来受五戒。身体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不妄语,不要让大脑处于糊涂状态,所以不能饮酒。


烟酒害人不浅,佛菩萨想尽办法让我们开智慧,如果我们再给自己浇上一点酒,让心智浑浑噩噩,这不是自断生路吗?据统计数据,烟草一年要害死600万人,烟本身无罪,是抽烟的人自己害自己。抽烟喝酒都是愚昧的行为,你不彻底告别它们,入地狱是稳稳当当的。


图片



五戒是保证我们获得人身的,乃至人天增上,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都能令念佛功德增上,莲品高升。你有了五戒为生命的庄严之后,再修行打坐,护法神的级别都不同的。


佛经说,每受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法善神,这个护法善神都是菩萨化现的,三皈依就有三十六天大将军,这护法还属于天神级别,包括韦陀天将,也属于四天王天的大将。


韦陀菩萨看上去好像在六欲天里级别不算很高,但在佛门里为什么会这么尊重他?因为这是他的愿力。他选择在地居天做将军,是为了与人更靠近,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就像贴身保镖似的。


事实上,以韦陀菩萨的功德力,他可以在贤劫任何一个时候成佛。在《悲华经》中,他叫“持力捷疾”,宝海梵志令其发菩提心,他就发愿:你们每一位成佛的时候,我都来做你们的金刚力士,护持你们的教法,保护你们的弟子,令他们在修行过程中不遭魔障。等到你们都成佛后,我再成佛。所以,贤劫最后一尊佛就是韦陀菩萨——楼至如来。


我们这次五戒特别殊胜,大家好像跟地藏菩萨真的如影随形、水乳交融一样,要感恩一切善法因缘成就了这次法会。受过五戒,我们给每个人发一个钵,这种种的殊胜因缘来庄严自己的心地,让心地越来越具足福德,越来越靠近地藏菩萨了,这就是跟地藏菩萨同愿同德,期望每一位都能成为地藏菩萨的化身。




图片





《地藏经》讲记·连载二十一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地藏经》讲记(二十) | 阎浮提众生恶业所感五种重罪
· 《地藏经》讲记(十九) | 菩提心愿,才是长养一切诸佛菩萨的妈妈
· 《地藏经》讲记(十八) | 佛陀是我们永恒的守护者
· 《地藏经》讲记(十七) | 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
· 一切佛弟子,都应该这样做|《佛说盂兰盆经》浅释(四)
· 《地藏经》讲记(十六) | 婆罗门女救慈亲(四)
· 《地藏经》讲记(十五) | 婆罗门女救慈亲(三)
· 为什么这一天,功德如此大|《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三)
· 救济父母,佛陀亲自讲了方法|《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二)
· 《地藏经》讲记(十四) | 婆罗门女救慈亲(二)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一)|尊者证得圣果后,用神通追寻母亲去处
· 救济父母,佛陀亲自讲了方法|《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二)
· 短短八百字里,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个简单明了的救苦良方
· 《地藏经》讲记(十三) | 婆罗门女救慈亲(一)
· 盂兰盆节|如何迅速积攒福慧资粮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一)|尊者证得圣果后,用神通追寻母亲去处
· 地藏菩萨又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面前广行大愿
· 地藏菩萨最初就是依着“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发了菩提心
· 从心而起一念赞叹“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是要下很多功夫的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修行要次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