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法身见地

2025-01-14 09:08: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见地和智慧


清净法身的


一定要有




图片


农历十二月,是佛陀成道月。世间人总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佛陀,认为佛几千年前降生于印度,然后八十岁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们作为佛弟子,应该有更深入的领悟,那就是无论金、银、铜、铁,还是泥塑木雕,抑或是纸上、布上画的、镌刻刺绣的不同材质各种艺术形式的佛像,对于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来说,都是没有妨碍,也是没有两样的。佛像的大小、材质可以不同,但是所指的佛都是一样的。


不论是释迦佛陀,还是过去、未来诸佛,只要是佛,祂都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虚空遍法界的。我们不能用历史和祂所处的时代去衡量祂,甚至用过去、现在、未来的某一尊佛去界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我们大乘佛教里,是以清净法身佛的见地为最究竟的。天台宗里也是以圆教的见为最圆满的。佛有法、报、化三身。佛的千百亿化身,并不究竟,乃至报身的加持力都不究竟,一定要有见清净法身这样的见地和智慧,这才是究竟的。


虽然我们现在学佛了,有自己的师父,但师父只是大家学佛的一个因缘,是给我们指路的“标月之指”。就像我们现在每天精进的闻思,师父也很努力地给大家讲,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还是开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亲见法身佛。如果没有见法身佛,没有开智慧,仅仅依靠着道场,依靠着师父,那道场和师父的压力会很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的能够悟到不生不灭,能提起无量光无量寿,跟诸佛菩萨同一住处了,那才是究竟的。如果还没有见到,我们哪怕还在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天天念着,这也好的,要坚持念,然后还要去悟。


一边我们从事上信、愿、持名,一边从理上我们还要去闻思,去觉悟。这样一边修一边清净,我们的智慧就会越来越显发。这样纵使我们结缘的佛弟子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趋向于正法,那每个人都会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师父肩上的担子也会轻一点,常住不但不会有压力,反而会越来越兴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能够以清净的法身见地来见佛,那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还是过去、未来诸佛,无论佛的圣号是什么,实际上,祂都是那尊佛。乃至历代真正证悟法身见的那些祖师,也都如古佛一般。


现在进入农历十二月 —— 佛陀成道的这个月了,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见地来看待佛陀的成道,那成道这个事件也是超越时空的。佛陀成道不仅是其个体生命的一个事件,而是祂为这个时代开启了大道之光。从此,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沐浴在佛陀成道的光芒之中。



+

+

图片
图片

+ + + + + + + + + + + 



世间是有流转的,凡俗缘起上是有相的,但是我们是佛弟子,我们要不住于相,要开发自己内在的智慧,生发我们本有的智慧,这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所要追求的。



+ + + +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诞辰纪念日 || 中兴净土度群生,文钞苦口婆心
· 来果禅师:遇事不办赖业障,业障也喊冤枉啊
· “佛日清凉宝”小程序运行快五年啦
· 小寒 || 小寒念佛两相融 声声唤醒主人公
· 极乐世界,成就佛果无量无边 I 讲记33
· 【英汉双语】首个世界冥想日,与内心平静的约定
· 今天,第一个世界冥想日|冥想片刻,世界宁和
· 缺啥也不能缺信仰
· 认知很重要: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增加无量痛苦(转发功德无量)
· 唯独这个法门,佛陀无问而自说 I 讲记11
· 小雪 || 邀您赏诗,品养生方
· 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
· 应知应会|南北传佛教的饮食禁忌
· 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承担
· 《佛说业报集(三)》 | 猎人
· “南无”的真实义
· 天宁梵呗|宝鼎赞
· 有了修行的功夫,才有堪忍的本钱
· 为什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立冬 || 立冬念佛到君傍,一句弥陀意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