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佛不灵,是我们心不诚

2025-01-18 09:02:00 发布: 人气:29


图片
图片

《楞严经》有一句话叫: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图片

莲池大师




闻法是很重要的。虽然“修”也重要,但“闻即是慧”(莲池大师),慧眼开了,行、证才不会偏。


所以闻思是修的捷径,修是闻思的践行;一个是求正知,一个令知行合一。有了见地,就如有了坛城,然后在禅坐里消解身心,层层剥落。





图片


图片

圆瑛大师



这个“无我”不是一个概念。圆瑛大师说:“狂心歇处幻身融。”但如果狂心不歇,这就不是“幻身”,而是真实的我执——我有身、有受、有知。西方学者甚至说“我思故我在”,这个“思”恰恰是第七意识的“我执”所执取的。


如果狂心能够歇下来,幻身消融,那“内外根尘色即空”,这个“我”就如芭蕉叶一样,开始层层剥落,这时候,般若智慧才得以现前。


然后在般若智慧观照下,就能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身心世界“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大般若经》)。但是如果你没有生起真实的智慧,没有真正地静下来观照,那它就不是虚幻的,它是很真实的。



图片


图片


就像《楞严经》里,大悲观世音菩萨加持众生,众生如果与之相应,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的境界,就可以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刀剑不伤,刀割过来就犹如割春风一样。你说这是妄语吗?不是。你只要真实修,真与观音菩萨相应,就是这样的。


梁武帝时期的宝志公禅师,被世人尊为千手观音的化身。他修观音法门得感应,就有这样的威德力。


那为什么在我们身上不灵呢?因为我们没好好修,我们没到这个境界。就像悟公上人说的,“不是佛不灵,是众生心不诚” 



图片

上下拉动翻看经文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盘茶鬼及毘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崄路贼不能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瑠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遍周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楞严经·卷第六》



图片
图片

这世间,“平安无事”是非常奢侈的事,我们有幸有这个无价的因缘,就要用来好好修行。


能明因、能克果,那你就是一个自在的解脱者,就超出了生死怖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修行的生命是有方向的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四)|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 这个场合,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流泪?
· 劝 戒 烟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善财童子说亲近善知识的殊胜意义
· 让般若空性的光明,在我们的生命里去照亮 |반야공성의 광명이 우리의 생명속에서 빛날 수 있도록
· 汉传佛教暮时课诵(双日《礼佛大忏悔文》)
· 读经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汉传佛教暮时课诵(单日晚课)
· 修行的进步,要通过系统的闻思和实践
· 滋味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汉传佛教朝时课诵(早课)
· 放生时,你是何种心态?
· 莲池大师 | 《戒杀放生文》(二)
· 慈悲心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莲池大师 | 《戒杀放生文》(一)
· 坚守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天宁梵呗|《钟声偈》
· 童稚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为佛》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