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五)| 看古人,怎么爱护生命

2025-01-20 00:02:00 发布: 人气:18
图片




戒杀放生







放生文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撰并注




【原文】




由是昊天垂悯,古圣行仁。                  





【译白】



因此上天特垂怜悯,古圣先贤行仁慈之道。




【原注】



由世迷故,杀气动天,而天本好生,常示下民,下民不知。是以杀生太重,则雨旸不时,刀兵灾起;人修善事,则年岁丰登,海宇宁谧。世人杀生,是逆天也。古之圣人,因此上顺天心,下悲物命,行仁救济。事见下文。





【译白】


由于世间人不明事理的原故,杀气动天,而上天本来好生,经常垂示下面的民众,而下面的民众却不知道。


所以杀生太严重,就不时旱涝,战争灾祸频频而起。人人修行善事,则年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间人杀生,是违背天意。古代圣人,因此上顺应天心,下悲怜动物们的性命,实行仁慈,救济众生。事例见下文。




图片


 《钓鱼图》 莫高窟第 9 窟




【原文】

解网著于成汤,畜鱼兴于子产。         



【译白】


解除拦网来源于成汤,蓄池养鱼兴起于子产。


【原注】


解网者,商王成汤出遇猎人布四面网,祝曰:“从天来者,从地来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为解三面,止留其一,改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


畜鱼者,郑大夫子产,人有馈之生鱼者,子产不食,令校人畜之池中。观此二事,则知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奉行。




【译白】


解网说的是,商王成汤外出遇到猎人正在布置捕鸟兽有四面的猎网,猎人祷告说,从天上来的,从地上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网中。成汤为他解除了三面,只留一面,改祷告说,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想往上的就往上,想往下的就往下,不要命的才进入我的网。


养鱼者,郑国大夫子产,有人送给他活鱼,子产不吃,令仆人养在池塘中。看这两件事,就知道放生不仅佛教中提倡,儒家君子也无不遵照执行。






【原文】



圣哉流水,润枯槁以囊泉;悲矣释迦,代危亡而割肉。



【译白】



圣明啊,流水长者。用袋子装运泉水来拯救面临干涸死亡的鱼;慈悲啊,释迦牟尼。为代替鹰和鸽子面临危险死亡的痛苦而割自己的肉。




【原注】



囊泉者,《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出见十千游鱼,困涸水中,将欲危毙,用象囊水,倾注得全,复为说法。鱼命过,皆生天上。


割肉者,释迦牟尼佛往昔为菩萨时,遇鹰逐鸽,鸽见菩萨,投身避难。鹰语菩萨,尔欲救鸽,奈何令我饥饿而死。菩萨问鹰,汝须何食。鹰答食肉,菩萨割臂肉偿之。鹰欲肉与鸽等,菩萨割肉,弥割弥轻,至肉将尽,不能等鸽。鹰问生悔恨否。菩萨答言,吾无一念悔恨,若此语不虚,当令吾肉生长如故。立誓愿已,身肉如故。鹰化天帝身,空中礼拜赞叹。




【译白】



袋运泉水说的是,《金光明经》上记载,流水长者子外出时见到上万游鱼,困在干涸的水中,非常危险,即将干死,就用大象来运水,倾注到干涸的河中,终于保住了鱼的生命,又为它们讲说佛法。这些鱼这一期命终后,都生到了天上。


割肉喂鹰,释迦牟尼佛过去作菩萨时,遇到鹰在追逐鸽子,鸽子见到菩萨,投身到菩萨身上避难。鹰对菩萨说,你想救鸽子,难道就忍心让我饥饿而死。菩萨问鹰,你要吃什么。鹰回答说吃肉,菩萨割下自己臂上的肉来喂鹰。鹰希望菩萨割的肉与鸽子肉重量相等,菩萨割肉,越割却发现自己割下来的肉重量越轻,到身上的肉将要割尽,还不能与鸽肉相等。


鹰问菩萨生悔恨心没有。菩萨回答说,我没有一个悔恨的念头,如果此话不假,让我的肉长成原样。立下这个誓愿后,身上的肉立刻恢复了原状。鹰化成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礼拜赞叹。





图片


割肉喂鹰 莫高窟第254窟



【原文】




天台智者,凿放生之池;大树仙人,护栖身之鸟。               




【译白】



天台山智者大师,开凿放生池;在大树下打坐的仙人,保护栖息在身上的鸟。





【原注】



凿池者,天台智者大师,讳智顗,隋炀帝号为智者,曾凿池劝人放生。又不但智者,古来多有此事,今西湖亦古放生池也。世远人亡,时更法坏,渔火星飞于水面矣,悲夫!


护鸟者,古有仙人,常坐一大树下,思禅入定。有鸟栖其怀中,恐惊鸟故,跏趺不动,候鸟别栖,然后出定。慈物之心,一至于是。






【译白】


开凿池塘,天台山智者大师,避讳名叫智顗,隋炀帝称呼他是智者,曾经开凿池塘劝人放生。又不仅智者大师,自古以来有很多这类事,现在的西湖也是古时候的放生池。年代久远,斯人已逝,时代更替,规矩已坏,现在西湖已是渔光点点捕捞不停了,可悲啊。


护鸟,古时候有一个仙人,常坐在一棵大树下,参禅入定。有一只鸟栖息在他的怀中,仙人怕鸟受到惊吓,于是保持双盘的跏趺坐姿势一动不动,直等到鸟飞走了,然后才出定。对动物的慈悲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









莫高窟第428窟



图片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得福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抓住这一念,让尘埃落定
· 滋补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不是佛不灵,是我们心不诚
· 修行的生命是有方向的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四)|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 这个场合,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流泪?
· 劝 戒 烟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善财童子说亲近善知识的殊胜意义
· 让般若空性的光明,在我们的生命里去照亮 |반야공성의 광명이 우리의 생명속에서 빛날 수 있도록
· 汉传佛教暮时课诵(双日《礼佛大忏悔文》)
· 读经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汉传佛教暮时课诵(单日晚课)
· 修行的进步,要通过系统的闻思和实践
· 滋味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汉传佛教朝时课诵(早课)
· 放生时,你是何种心态?
· 莲池大师 | 《戒杀放生文》(二)
· 慈悲心 |《为佛》——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有声读物)
· 莲池大师 | 《戒杀放生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