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陀的教法,无论是哪一个宗派,我们学习的时候都要很恭敬。
戒定慧三无漏学都是佛陀所说,戒作为行为准则,像佛陀的“身体”一样;经,像佛陀的“口”;论,是祖师知道我们根器不够,亲自跟我们介绍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个,用他对佛法的理解再咀嚼、哺育我们,让我们也能去领悟诸佛的真实义。
虽然经典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但实际上佛陀在世的时候,要想说一场法也不容易的,要具足讲法的因缘,也是极其难得的,更不要说我们这个时代了。
我们作为佛弟子能碰到一个寺院,还能到里边歇歇脚,就等于在轮回大海里有了一块舢舨,有了一艘船可以搭载,这已经很稀有了,更何况还能听经闻法。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的,有法可以学习的时候,要像佛陀亲自降临一样地珍惜。
往往我们受戒的时候会很认真,叫你向东就向东,叫你向西就向西,要排班马上排班,集合马上集合,戒场里掉队很严重的,轻则吃香板,重则迁单。实际上,听经闻法跟受戒一模一样的,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佛陀一直就在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难遭难遇想,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分别念很强、聚焦不了法义,这就知道自己的短处了,下来就要在这个短处多用功了。业障重的,以后就要多忏悔业障;福报不足的,就要多服务大众,积累福报。
听经闻法开不开智慧,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福报的根基吗?无论在听法的法会上,还是学法的时候,能不能进入法的状态,福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戒场也好,在禅堂也好,在念佛堂也好,也都是这样的。受戒的时候,如果福报不够,就跟不上节奏,容易出问题;打“念佛七”的时候,如果业障重,福报不够,大家在那里打得都挺好,你就融不进去;禅堂也是的,要么不在状态,要么在状态但你hold不住,冤亲债主来了。这都是福报浅薄的缘故。
所以通过听经闻法,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缺点,以后在修行中,就会知道要补哪一方面的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