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修行,天天增上

2025-02-17 21:3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奋而修行



在这个时代修行,我们要更加振奋起来,好好修行。这种振奋,是儒家说的“发奋”,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保持着活跃的“震荡频率”。


科学家讲,宇宙的奥秘就是频率,宇宙不是由最小物质组成,是能量震荡出来的 。低能量的状态,频率就是板结的,不会震动的,如一潭死水。那我们修行人既要保持着震荡的活跃性,同时也要保持着生命的稳定性。


这种既稳定又活跃的生命状态,代表法喜禅悦;同时戒定慧的力量又是均衡的,这样的修行人、有道德的人福禄寿坚固,生命很稳重,内在也是慈悲喜舍的。


图片




02

好的修行状态


我们常说,修行要死心塌地,还要带着“悲”。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修行之人,如丧考妣”,这形容我们修道的心,要像失去父母的孩子一样,悲痛、无怙。只有达到了这种状态,修行堵漏才会有力量,对轮回才不会有太多期待,轮回大海的“闸门”要关闭起来。但也不能一直沉下去,沉到后来冰冰冷的,这也不行的。


所以有一位大德说,一个好的修行状态,不仅仅要无漏,要舍弃轮回,同时也要像红灯笼一样,内外通通红。悟公上人也说:“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寂寂还要惺惺,惺惺还要寂寂,这是修行的关键。


一个人不能飘起来,所以不寂寂不行;惺惺,是说这个人是有光芒的,是有根底的,是沉稳的,他的生命活力是“寂而常照”的,“照”就是惺的状态。


觉照的当下散乱了也不行,所以“乱想惺惺非”,这时要“惺惺寂寂是”。也就是说,在寂照的时候,还要能保持着沉稳、安详,在“惺惺”觉照的时候还能保持“寂寂”这种生命的根,平静而觉照,觉照而平静,这样的修行者就是在天天增上的,这才是有效生命。



图片





03

从因向果



作为凡夫,虽然我们从因向果天天增上,积累资粮,无漏真净的功德也在增加,但是对佛的果位、佛所证悟的无上正等正觉来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只不过我们的因缘还没有会遇,我们还没有证得,但不妨碍它就在那里。


这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奋而修行的原因,佛的果就在那儿等待着我们。佛果是佛的吗?佛果是一切众生的,但众生要去证,要去领取。无上正等正觉人人有份,个个不无,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妄想执着”是众生分上的事,所以佛陀才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中国汉字的“觉”字很有意思,你觉醒了,它读“jué”,你没觉醒,它读“jiào”。睡觉的觉也是它,醒来了觉悟的觉也是它。


有人比喻不觉的人就像一块冰,觉了之后,冰可以变水。它是水,还是冰?是冰,还是水?实际上,冰是水的另一种态——固态,它的本质还是水。哪怕是蒸汽,它的本质还是水,只不过是水的气态。


“无明无性本是诸佛不动之体。”从佛法上来说,你觉了,清净的法身叫“法界体性智”;你不觉的时候,清净的法身在众生分上就是无明。


不觉的时候,它就是睡觉的觉“jiào”,就是众生的无明、不觉;觉了之后还是它,它就是诸佛的清净法身。法界的体性就是这样的,所以它很奇妙。


我们佛弟子修行,即便原地不动,只要好好修行,天天都跟奇妙在一起。不仅生命收获了进步,收获了这世界的美,而且体验到了生命的幸福感,叫“法喜禅悦”。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对善知识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Having Unwavering Faith in Your Teacher
· 有功德,更要警惕 Be Vigilant Even When Merit is Accumulated
· 转法轮、狮子吼,是人天的庄严
· 修行人一天会过,天天会过
·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 新生,是从心灵上获得的
· 修行怎么无漏?在哪里求无漏?
· 在这里,就会业障净除、福德增长
· 珍惜当下殊胜的善因缘
· 学佛,你入心了吗?
· 听佛的话好好修行,其他的都不用担心
· 农历正月十七,纪念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圆寂日
· 一千年后的今天,最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 放下虚伪的相,真理自会扑面而来
· 要到什么程度,才会老老实实念佛?
· 今天,不妨聊聊这个“爱”
· 得到了钱财和地位,就真的会满足了吗?就没有恐惧了吗?
· 如果桥梁没有栏杆......
· 我心菩提之明月,在东山上升起——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 修行路上,每一步都需要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