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堂记要】你的眼睛里,看到一颗比天下最大的钻石还无价的一个人了吗

2022-11-28 1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个具有真实菩提心的人,

你跟他学,

你能碰得到,

这你的人生太有福报了。

在你的眼睛里,

你看到一颗

比天下最大的钻石还无价的一个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西天东土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顶礼悟公上人


农历十月二十五是我师父,人间的菩萨,他老人家示寂十七周年的纪念日。


我师父他有这样一种慈父悲母的功德。在他七十岁的时候我遇到他,九一年底、九二年初,也将近是腊月的时候,我到炉峰寺,后来才知道炉峰寺的方丈也是我师父。


从炉峰寺出来慢慢地从会稽山到嵊州,从嵊州到新昌,在地图里看到了新昌有个大佛寺,我就找到那里。


在大佛寺里,通向大佛那个殿的阶梯上,师父披着风斗从下往上回他的方丈殿,我一个年轻人,与他对面而过。


我看到师父,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有这样打扮的人,师父当时戴的是一个观音斗。


图片


我看到师父两眼炯炯有神,就生起一种感觉,这是位非常棒,非常了不起的出家人。


我那个时候是初学佛皈依佛门。


我们往往初学佛人的心态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非常宝贵的状态。那有一种叫“赤子之心”。


一个人初学佛叫“初发心”,一个初发心的人,是非常干净,非常清净的。


我们有一句话叫“初心不改,成佛有余”,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最开始学佛之后,看禅宗的《金刚经》、《六祖坛经》这些经典,解决了我的很多人生的疑惑,对佛法产生了坚定的信仰。


继而从自受用上来说,我通过持名念佛也可以自受用,也可以安住。


慢慢到后来跟师父的缘终于成熟了,发心到师父那里披剃出家。


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知道我们出家人“披剃”的本意是什么。


用西方的文化来说,西方的宗教来说就是叫原罪性,那我们佛教徒,我们认为我们这是业报身,他是轮回的状态,而轮回是由苦构成的,充满了业障。


我们要找到、要觉悟真相,要打破假相;要忏悔业障,积累增进福德。无漏的福德,不是世间有漏的福德,这是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智慧教我们解脱苦,生命可以得到自在。生命自在,你才能贡献,才能利他。


图片


我们这个地球,当越往后来,实际上众生越没有了智慧,福报也缺失。


我们身体的三个主要部分:上身、中部和下部。


越是欲望重的,认为物欲的享受是生命的价值,这样去消耗自己宝贵的生命,困在自己我执的这个牢笼里面,只认为这个牢笼存在才是存在的,这个就是下身思维,它能量很低的。到了中间的胸脯这里的时候,这就有一种情感、有意气、有忠孝,这种品格它在胸中才产生的。到大脑才是理性、信仰,对于眼前看不到的,但是能够预测到,会用因果的推理,圣贤大德的这个教导,他能够去相信。


你比如说我们相信极乐世界,对有的人来说,他觉得你这个人就不可理喻,你怎么相信极乐世界,你去过了?


他说你为什么相信,你也没办法说服他。因为我也没去过啊。还有我去过我还不能说呀,最主要关键这个。如果你去过了,你说你去过了,那你比你没去过还糟糕。因为我们佛弟子自己修行的境界是不能说的。


所以就是去过的也不能说我去过了。只能说“你相信吧,你信不信,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就是这样的。


信,这个就是靠大脑的,这个大脑才会决定这个信。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它这个是大脑的这种高级的这种功用。没有福德的人,他这一扇门他是打不开的,启不开的。


信仰的门它是一扇门。


物质的门谁都能看得到的,不需要你信不信的,你就看得见;那对于信仰的门它是需要很厚的福德的,要很厚的福德才能信解体证。

 

所以我们初发心的时候,往往就是就是为了人生,为了这个生命的真正意义。我就是发现,佛陀的教导都解答了我们人类的问题。


每一个生命,不管男女老少,他生命中一定问: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不是个人的需求,实际上是我们人类整体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这个。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弘扬佛法的一个道理,因为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过这个。


就像如果你经历过饥饿,一定会关注别人有没有吃饭。


所以弘扬佛法的人会用所有的资源去弘扬佛法。


我学佛的时候,我把店也关了,啥也也不干。那时候就万缘放下,连钱都不要了嘛,不做生意代表我不挣钱了,反正有口吃的就行了。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那一口吃的应该没问题了。所以我想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了——我是这样子全然地放下这个学佛的。而且由禅入净。而且净那真是净,干干净净。那是以《金刚经》,以这个标准来净的。


所以我们上海朱乃洪老居士,他老人家带过我一年多。他就是怕我禅和净分不清楚。


包括这个“净”本身,它还是有不同的:像我们师父的净,他属于天台宗的净;我们这个虚云老和尚的净,他是禅的净;我们圆瑛老和尚的净,他是属于楞严的净……每个修行人,他净的特色不一样。净自身好了,它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乃至实相念佛,所以就是净本身也不一样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还是得一点益的,心无旁骛。当时这个功德、福德它不会散失,积累得比较快。所以那个时候的修行境界我自己认为是一日千里。


修行是有境界的,生命是有境界的。我到现在都是吃老本,就是靠年轻时候的那种修道的状态。


如果没有这个好的开端的话,你连参学的资格都没有,你都不知道谁好谁不好——谁修行得好啊,不好啊,你不知道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跟师父见了之后,哪怕就是擦肩而过,我就强烈感受到这老和尚修得很好。

图片


那师父那更不用说,他老人家善根那么大,一生修行,他一眼就看出一个人,从头到尾,甚至说从过去到未来,他都可以觉察。


所以,第二天早上做早课才会发生那一幕,他走之前走过来,跟我说两句话,他说:“你要去哪里啊?”


我说:“我想下一步去天台。”他说:“你走的时候到我方丈室来一下。”


就师父这一句话,就开始把我们师徒之间联系到了一起。


本来说我到一个寺院,我也不可能说去叨扰一个方丈去的,挂一个单就特别不好意思了。


那个时候到寺院实际上也是为了省钱。


我那个年龄背个包出去找山洞的修行的,哪里可能多少钱嘛。尽量节约花,一天越少花越好。


所以这就造成了今天我为什么所有道场都免费给大家吃住。


一个人穷过的人,一个人饥饿过的人,他就会带着这个同理心来看世界,来去善待有缘人。


一个人自己没有经历过苦的人,他是不知道对这世界有悲悯的情怀的。


所以为什么男孩子要苦养,就这个意思。男孩子因为你要面对很多,你要对这个世界,你要有责任,你要承担很多,所以一个男孩如果不受苦,代表那个男孩没出息。


一个男孩子温室养大的,这个不行,男孩子一定要吃过苦。


女孩子要富养,但是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女孩子如果富养了之后,她缺乏同情心,她会去觉得我生来就是消费者。


那父母虽然不是很富,但是她觉得她就是富二代,因为全家里的所有的福报都会给她,她就以为社会世界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个人成熟的时候,需要自己去扒掉这些伪装。那后来我修行再到雪山里更艰苦的地方。


到了那个时候你才发现,我们佛教的祖师这么慈悲啊,为了大家能有修道的环境,叫“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早在大唐盛世的时候,就已经在我们佛教里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制度。


我们现在享受的,一进入寺院就享受着大唐盛世的文化。

图片


你出了寺院就是没有的。你出去就是大自然里,一个人面对着石头,坐在山洞里就你坐在山洞里。这时候才发现人是什么,人是很渺小的。从肉体上是很渺小的。但是如果你有法,你安住在法里,法又是很大方广的。


太阳地球,天地宇宙都在这个心当中。宇宙万物是依虚空而生的,宇宙是依空而住,空依什么住啊?


在《楞严经》里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就像大海里泛起一个泡一样,水泡一样——这是佛陀的智慧,佛陀回归到心灵的本体之后祂发现到的。


所以,一个人怎么转凡成圣,实际上就是转这个心,转分别心。


我们像动物属性的心,这个业报身的分别意识,这个工具你得升级。


那个低级工具里你就是低级的价值观,他就是凡夫。


你升级到高级的真如本性的时候,它就是大方广。就会发现我的身心,我这个肉身,我里面有佛性的,这个佛性是跟诸佛菩萨是同体的。所以你这个时候就不会自甘堕落了,你不会自甘堕落的。


到这个时候一定是佛陀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菩萨发什么愿你就发什么愿,这个才跟你的那个系统在匹配啊,跟你的真如体性是匹配的。


你这个时候参学,你才知道谁是善知识。你不是这套模式的时候,没有这个前提,你不知道善知识善在什么地方啊。


你讨论菩萨、佛多伟大的时候,总会有人质疑的,会琢磨着修行人都是装的,他就以他的心去测度。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见地,你没有办法参学善知识,因为你看不到善知识的功德的。


你自己都狭劣、多丑陋,你的眼睛光看什么就是多丑陋的眼光。


图片


学佛很重要的。你学佛学得好,面对生老病死都不咋地。因为你了解生命了——了解生命之后你会惧怕死亡吗?不会的。你会惧怕老吗?也不会的。


老有老的青春,老有老的美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你好好地享受吧,你好好地去欣赏吧。


年少有年少的无知轻狂,上了年纪有上了年纪的成熟,对生命的欣赏。


年轻的时候光是追着钱,他的世界在远方;年纪大了发现美丽的世界哪里都有,尤其在自己的内心。


你内心美,才全世界都美,你内心不美,全世界都是空荡荡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


这个是靠年龄去悟的,所以年龄本身就是无价的,知道吗?


除了青春是无价的,我们的每一年每一岁都是无价的。


所以这个人生他的财富,首先最莫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生命。我们学佛的人,我们自己要去实现这个生命的无价、伟大。


你自己不挖掘,你放弃它,你不去研究,你去参悟自己的生命,那你的生命就白白浪费掉了。


唐朝的时候一位祖师讲的嘛,他说:“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这讲的是什么,讲得就是我们这个生命。


我们出去逛百货商店的时候,你的眼光都在看厨窗,你忘了看最有价值的是你自己,所有百货大楼加在一块没有你有价值。


我们总是看外在的价值、外在的价值……其实不用看外在价值,最有价值是的你自己,你开发吧。你可以决定它是银子,你也可以决定它是金子,你也可以决定它是钻石。


你做什么,你什么见识,你什么行为就决定了它的状态。


我们是在天人道、人道,还是在鬼道、畜生道……生命看起来偶然性里面有随机性,这个随机,这个“机”是要你自己制造的。


所以,命运是选择的,这重要不重要?这个很重要的。修行就是我决定我的命运,这就叫修行


我们坐在这聊,我们把这个理路给聊透了,那你再过来看,就理解师父他老人家为什么伟大了。但我们不好好地学佛,你不知道善知识伟大在哪里?我们老是喜欢看师父他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照片,你以为老和尚穿打补丁的衣服才是他的价值吗?不是。他穿绫罗绸缎,穿天上给的、黄金织的、天衣无缝的衣服也遮挡不住他的功德。


图片


所以净饭大王问马胜比丘问,“世尊吃什么呀?”说:“世尊天人送供。”他说:“世尊穿什么啊?”“所着天衣。”净饭王一听,什么?我这个皇帝,我都吃不了天上食品,穿天上的衣服,我这个宝贝儿子原来现在享受这么那个。


得道的人受人天供养也不为过,他是人天福田嘛。师父这代老和尚,他们就是道德的模范。


我们也祝愿我们各个地方疫情迅速消失,尤其在我们佛教兴盛的地方,我们更是要回向国泰民安。


所以佛教本身就是保人民、保国家、保江山社稷的。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幸福就是全天下幸福。


一个大乘菩萨就叫应法界量。什么是心?法界为心,一真法界。


所以,寒山对拾得说:“我若欢喜,则天下欢喜”,所以我们不能轻慢出家人的。


图片


历史上帝王君主也是,像所谓的什么自然灾害这些,那时候大的灾害,前面一定是佛教受到很大的冲击。


好比我们对父母不好,天地善神都嗔怒啊,天地善神都要惩罚我们的。因为佛法,是代表最高的道德标准的。


图片


一样道理,你要对父母不好,父母一念不好的心起来了之后,“你这个孩子这么不孝”,他一念这个心好了,你这孩子佛都保不了你。


佛、菩萨、金刚神都保不了你,天地都没有路给你。所以你就看所有成功的,小成功小孝,大成功大孝。


这种孝的人,你对孝的人如果你不随喜他,你攻击他,那个后果也很严重。


一个人如果善良,他的善良天下传美名的时候,你对他不善,这天地都不会放掉你。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生在地球上啊,我们还是很有福报的,有释迦牟尼佛啊,有三宝啊,这宇宙里多少多少生命都羡慕我们。


而且我们这个人,不觉悟的时候“硬骨头”,特别不好,刚强难化;觉悟之后呢特别好。不觉悟的时候这个“硬骨头”他就做坏事嘛,至死不渝做坏事你知道吧,一个人能做很多坏事的。但是觉悟了之后,一个人要想做好事的时候,能做很多好事的。

在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人很多的话,超过一半的是来自于佛教的。


佛教未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一万多个字。经过一千多年佛教进入中国来之后,中国的文字增加了,增加到四万多字。


像“觉悟”啊,这个“愚昧”啊,南方把聊天又叫“舂壳子”,这纯粹是一个禅宗的用语,就是指修行的意思,“舂舂壳子来,舂舂壳子”。这是一句话来参悟参悟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图片

所以我们中国人如果现在不来学佛,就连中国文化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


你说的这个话,不知道这个话什么意思;写的这个文字,不知道这个文字什么意思;你过着这个传统节日,你不知道这个传统节日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现在中国人尤其需要补齐中国文化,补齐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从佛教入手。如果不懂得佛教,这个人谈不上思想家,谈不上哲学家,连科学家爱因斯坦都知道佛教的,他都是要谈佛教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中国汉传佛教的重点是大悲心,菩提心。


你说如果你学佛,你发起了大乘菩提心再念咒这个力量是不一样的。念所有咒都要以菩提心为前提。这是重点。

图片


这个重点它不是说你会念,会念谁都会念嘛。但发菩提心,你心灵的状态是这样,这是不容易的。


所以佛弟子要在寺庙里,要养啊养啊,你不养这个菩提心不会成长。

你发菩提心,你不长久地跟有菩提心的人在一起,你怎么可能发起菩提心啊。你要跟这个菩萨在一起很久很久很久,你就感恩他、赞叹他、恭敬他、承侍他,然后他的菩提心的这个功德慢慢慢慢就映现、映现,就映现到你心里来了。

图片


长个青苔也不是一下子长的,你看我们这个石头上青苔好多年才长出来。菩提心这么伟大的功德,怎么可能你一下子就有。

我自己亲近善知识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没有菩提心。然后看到有菩提心的我就很惭愧,因为我们受过菩提心戒,但是我对比自己的菩提心没有别人那么勇猛。


为什么他一样受,我也一样受,但是他有,他这么好,我就是个破破烂烂的一个。两个人是同一个标准,但一看别人特别好,就像你在班级里读书,别人每次第一名,每次就是九十九分、一百分,你每次就是把尾,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同样的时间,就很惭愧,你知道吗?

图片


我们亲近有菩提心的人,一亲近他,我们就惭愧,一亲近他,就惭愧。那你就珍惜跟他一起的时间,因为你没有的功德,你没有的品格,他有,你不追随他追随谁。


这样一个具有真实菩提心的人,你跟他学,你能碰得到,这你的人生太有福报了。在你的眼睛里,你看到一颗比天下最大的钻石还无价的一个人。


——传喜法师


图片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图片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样的人生多美好呀!这需要本钱吗?
· 轮回,是生命的惩罚
· 菩萨为何身处地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三)
· 修行,一点假都掺不来的
· 青莲王宫一女子布施身体
· 这颗心,即是妙法
· 【妙法堂记要】珍惜此生能够值遇亲近三宝的机会
· 我们能做一点善,也是给佛菩萨留个把手能抓住我们
· 送你360度的智慧温暖,跟“内卷”说NO
· 今天,同时这三位近代高僧纪念日
· 你安心了,佛菩萨的加持就在头顶之上
· 告诉你一个快速成佛的方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讲记(二)
· 具寂国王布施身体
· 实用手册:如何化解前世怨结?
· 【妙法堂记要】修行,学会把自己放归自性的大海
· 依止善知识,一切功德不求自生
· 听经闻法,要乐此不疲
· 我们的这颗心,是无价之宝
· 小心,别让你的优点变成缺点
· 梵施国王舍弃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