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佛法,就有了面对痛苦的方法

2023-08-02 06:0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超越不是不面对

还是要面对痛苦

但是你有方法了

你有资本堪忍于轮回

堪忍于这个业报身所经历的苦了




图片



学佛了、开悟了,就不苦了吗?不是的,是更苦了,因为你要开启克服轮回的历程了。但因为你有了觉照,生命中有了忍受苦难的本钱,苦吓不倒你了。


佛陀称这个世界为“堪忍世界”,是需要忍苦的世界。十方诸佛跟弟子们讲法的时候,弟子们问:“佛啊,是不是娑婆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十分皮糙肉厚,忍得住苦呢?”佛陀说:“那不是啊,只有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这些已经觉悟的人,才有堪忍的本钱啊!”


我们看佛陀的传记里,释迦族被人屠杀时,佛陀有哇哇大哭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最后被人砸成肉泥而死,他被砸的时候有恐惧吗?虚云老和尚开悟之后,即便走到哪里都有瑞相,天神、护法都拥护,也依然遭遇被人荼毒、瘟疫、疾病等种种痛苦,正如他老人家自书的那样——“受尽九磨十难”,但他有畏惧吗?这就是修行得到的功夫,能堪忍于这个世界。



图片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要自己去走的,每个人在轮回路上也都是孤独的,独来独往、独生独死,哪怕亲生儿女也不相替代。佛陀告诉了我们方法,如果我们能得受用,叫“尽此一报身”。你有了忍耐苦的能力,“八风吹不动”,无论这个业报身遭遇什么,都能凭着佛法度过。


所以,不是学佛了就不老了、不病了、不苦了,只不过在这些苦的面前,苦的感受会减弱,甚至苦会变成修行的增上缘,加强我们的道力。


我们现在念佛还是很散乱的,但如果你真的觉得很苦的时候,就知道一心一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了,就知道一心一意入定了。如果还打着别的妄想,精气神会被耗散,感受到痛苦的倍数就更高,所以要摄住精气神,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外放。有智慧、有修行,就可以六根不漏。六根对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能如如不动。



图片



《心经》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你记住一个,实践一个,就得一个受用。为什么我们把观音菩萨叫“观音娘娘”?观音菩萨就像妈妈一样,观音菩萨爱众生“有爱无类”,所有众生祂都悲悯,所有众生祂都要拯救。


拯救我们什么呢?我们痛苦的点在哪里呢?我们生命中具体的错误在哪里呢?《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也是二百六十天,佛教说“般若佛母”,观音菩萨的悲心就在这二百六十个字里,就是来教化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如果我们能觉悟到自己的佛性,能觉悟到智慧本体,以般若空性为体,就是真正地超越了眼耳鼻舌身意,超越了色声香味触法,超越了生老病死,“无老死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超越不是不面对,还是要面对痛苦,但是你有方法了,你有资本堪忍于轮回、堪忍于这个业报身所经历的苦了。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这个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须有”


豆乳盒子,豆香丝滑浓郁


三十年前的观音签





相关文章
· 大乘起信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 懂得这个道理,人生轨迹就不一样了
· 如此这般就能利益到恶趣众生,也能利益到自己
· 最终得菩提授记(二)
· 这才最对我们的机
· 虚云和尚:五百位罗汉的禅定力,不及一严守禁戒的僧人
· 戒幢高竖:戒定慧之佛法精华义所在
· 东行大唐的译经祖师 | 不空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
· 还债、报恩、祭奠祖先的方法
· “和尚”,是六和敬, 代表着人类的一种文明,一种文明的活法 ......
· 最终得菩提授记(一)
· 来到佛门圣地,要有求道之心
· “履险若夷为爱国,坚贞不屈仰高风”〡缅怀一代高僧明旸长老
· 行愿无尽,愿力弘深〡追忆一代爱国高僧明旸长老
· 三皈五戒实际上是人生的充电宝
· 悲心恳切,行愿无尽 | 缅怀一代宗师明旸大和尚
· 刀郎想讲的应该是轮回里的大话题
· 天台宗史略
· 书到今生读已迟——一个真实的轮回故事
· 与文殊菩萨结个甚深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