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IQINGLIANG
天地很奇特的,都有其规律。
五月初五这一天,我们去年也是这样坐在大殿广场上,天地之气的这种跃动,也是这么精准,这么严丝合缝。天地交泰,这种交感之气、阴阳之气,在这个时候是可以达到平衡的。
这种天象代表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体验一下。
今天是五月初五,这是天时;我们在五台山,这是地利;我们在一起打坐,这是人和。此刻就具足了天时、地利、人和。
世间的有志者迷茫的时候,往往会有高人来点化。比如宋末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在他获罪押解回京的途中,就有高人来给他传法,令其开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纪念那一刻:“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功名几灭性,忠孝大劳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屈原老先生也是这样的,当他忧国忧民、披头散发准备投江时,就遇到了一位老渔翁。
这位渔翁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来劝他:世间的溪水、江河水那么清澈,可以用来洗头,即使碰到混浊的水,也还是可以用来洗脚的。
《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清兮
浊兮
这些话非常宝贵,我们在这个五浊恶世修行也是这样。它的浊、它的恶,足以提醒我们忏悔业障,我们无量劫也如是浊,如是恶。如果我们有良知,就要好好忏悔自己的业障。所以“浊水可以濯吾足”,五浊恶世的浊水可以洗涤我们的罪业,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有罪业。
但是这个五浊恶世有没有善业?有没有君子?有没有诸佛菩萨?有没有佛法?都有的。佛法、诸佛菩萨慈悲的善业,就像世间的“清水”一样,可以用来洗我们的“头发”。
所以不是说有洗脚水了就只有洗脚水,没有洗头的清水了,不是这样的。洗头的清水永远都在,洗脚的浊水也永远都有的。遇到恶的时候,就要忆佛念佛,要忏悔自己的罪业。
转为道用
不能说自己学佛了,怎么还遇到这个呢?或许你没学佛的时候,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呢!世界还是这样,这正是我们自己恶业的证明。同时这个世界也是有善业的,有佛菩萨住世,也有三宝的事业。
所以这位渔翁对这位三闾大夫讲的这段话,在任何时代都可以拯救众生。一方面,我们在这个浊恶的世界要忏悔自己,净化自己;另一方面,在清净的善业面前,我们也要感恩戴德,要珍惜它,并将其转为道用,转为我们生命中最神圣的部分。
这个道理可以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位老者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他讲的这断话亘古而长青。中华的文化从两千多年前一直传到今天,飘荡在天地间,深远而悠长。
智者的那种自在、那种慈悲,一直在这天地间。我们不仅要学习这位老者的智慧,也要在修行中去运用它。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