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刹土 | 文殊菩萨传(三)

2022-06-19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大宝积经》第十五品“文殊刹土功德庄严”中记载:


过去久远,过七恒河沙数阿僧祇劫以前,由此向东方有世界名为“妙生”,雷响妙音王于此成佛后讲经说法。当时,这位文殊是虚空王转轮王,连同太子、王妃、亲眷,在八万四千年中,以神馐等一切资具对如来及声闻、菩萨僧众做丰盛供养。之后国王独处深思:我这分善根,是为梵天、帝释、转轮王、声闻、缘觉哪一种作回向呢?正当这时,空中传来众天人之声:“大王切切不要发下劣之心,你要将所做的广大善根为无上菩提而回向。”


国王满怀欢喜,心想:愿我于菩提中决定不退转。此时,八十百千俱胝那由他含生转绕国王。于是他来到雷响妙音王如来前,双手合掌,以“我心如何生……”的偈颂启禀如来,如来也以“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人发何愿,当得如是果……”的偈颂教诫他为圆满菩提而发心。


国王发起无上菩提心后,呈报能获得无上菩提的一切方便法,说:“我从现在起,直至菩提之间,十方佛陀作证,不生烦恼心,断除一切不善业,具足梵行清净戒律,随学佛陀。我不愿速得成佛,乃至未来际,纵然为利一个有情也奉行(菩萨行),修行不可限量、不可思议的佛刹,愿于诸十方,皆听闻、传布我名号。”



图片



图片

无生无灭中无有所证菩提

图片
图片


这位文殊童子自发菩提心时起,已过七十万恒河沙数阿僧祇劫。此后又过六十四恒河沙数劫,获得无生法忍。从那以来,他具足如来的十力,圆满菩萨的十地,完全到达佛地。尽管他圆满了佛陀的一切法,可是连“我现不现前圆满正等觉菩提”的一念之心也不曾生起。


世尊告言:“先前与虚空王一同发心的二十俱胝众生,均已成佛,利益无量有情之后,除一位佛外都趋入了涅槃。这些佛均是依靠这位文殊童子而行持六波罗蜜多的,他们供养承侍一切佛陀,并受持其正法。此外的那位如来在此下方,经过四万四千恒河沙数刹土,有世界名叫地妙音,(有如来名为地天)地天如来于此被无量菩萨僧众所围绕,寿命无量,现今住世。”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问文殊菩萨:“你既已圆满菩萨地,获得了佛陀的一切法,为何不成佛?”


文殊菩萨答言:“既然圆满了佛陀之法,也就再无菩提可言,因为原本已经证得。以真如本体与万法其性平等的缘故,无生无灭中无有所证菩提。”以此意义予以了答复。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法显现生灭而无有生灭

图片
图片


世尊又说:“文殊,请讲一下你刹土功德庄严的大愿。”


文殊菩萨应允,为大众讲述自己的愿力。他右膝着地,双手合掌,顶礼佛陀,此时六恒河沙数世界悉皆震动。


文殊菩萨陈述道:“自十万俱胝那由他不可计数劫时起,我便发愿:有朝一日,我以无碍佛眼目睹十方无边无际世界,所有佛陀出有坏皆由我劝令趋入菩提,发菩提心,行持波罗蜜多并随之教授,在没有亲见这一切之前,我不证无上菩提佛果。若于十方不再见到有任何佛陀不是我令其成佛,尔时我才现证无上菩提,圆满佛果。”


在场的菩萨心想:“这位文殊菩萨要见到尽其所有的佛陀如来啊。”


世尊知晓他们的心念而告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化为灰烬,要想计算其微尘的数量,不可以百、千、十万等单位衡量。同样,尽其所有的佛陀也像这样无量无数,但文殊菩萨却能以无碍佛眼观见之,于十方一一世界悉皆得见。”


尔后文殊菩萨呈禀世尊:“愿我这一刹土,有众多恒河沙数佛土合在一起那样面积广大,(城墙)由成千上万的珍宝点缀,高至有顶。在那里,约有十个大千世界之量的菩提树,其光芒遍照一切刹土。我安坐于树下,从成佛到涅槃之间永不起座,然而以幻化身于十方每一方的无数刹土中为众生宣说正法。


在我刹土,无有声闻、缘觉的名字,也无有女人、胎生,到处充满身披袈裟、跏趺化生、无嗔恨烦恼隐覆之过失、梵行清净的菩萨。


愿我的刹土,像极乐世界那样具喜乐之食,而我刹中菩萨一生起进食之想,就有盛满数百种美味的器具出现在他们右手,以此首先供养十方佛陀及声闻,随后以五通的神变刹那间对投生于贫困饥饿的饿鬼道等一切有情发放布施,令他们满足,并为其说法,之后再自己受用。(刹土中)相应于沙门法的种种宝衣,也如此享用。那些菩萨尽其所有的受用,都如是出现并享用。


在我刹土,连八无暇、不善、痛苦、过患、不悦意色等名字也不存在。


在我刹土,充满十方世界见所未见、绝无仅有的数十万俱胝那由他奇珍异宝,纵然提及这些珍宝的名字,也需用百千俱胝年。凡往生我刹土者,连寒暑、病、老、死的名称也听不到。任何菩萨想要成佛,即可前往其他刹土,到兜率天处寿尽降生,再得成佛。


在我刹土,有菩萨想见此刹为纯金等所成,随其意愿如是显现。


在我刹土,除菩萨与菩提树的光芒以外,不现日、月、星辰、闪电等光,唯以莲花开合来区分昼夜,此外没有昼夜的名字,那些光芒遍及十万俱胝那由他佛土。在上方虚空中,恒常不断传出十万俱胝那由他铙钹妙音,虽不现相而闻其声,其音声皆为波罗蜜多、三宝、菩萨法藏之声以及随菩萨各自信解的法音。


在我刹土,何者想见佛陀,即刻亲睹如来安坐在菩提树下,(若对佛法有疑,只要一见佛陀)无需解说便通达法义,疑网尽断。


如此十方无量无数十万俱胝那由他世界的诸佛刹土之功德庄严、愿力、妙相等,我尽其所有一览无余。除了声闻的庄严刹土及五浊世界中成佛的刹土以外,一切刹土均归摄、容纳于此刹土中。若要赞叹此佛刹的功德庄严,在尽恒河沙数劫中,纵然别无他事而只用来讲述,或者用比这更长的时间,也说之不尽,只有如来智慧对此能自在无碍照见。”


佛陀告言:“文殊,的确如此,如来洞悉一切。”


其后,文殊菩萨说:“幻术可以幻化,但幻术并不存在,同样,万法显现生灭而无有生灭,这就是平等性……”


智妙菩萨等所有威严显赫的菩萨,也展示各自的辩才而利益了芸芸众生。



图片


若于十方不再见到有任何佛陀不是我令其成佛,尔时我才现证无上菩提,圆满佛果。




图片

利生事业无与伦比

图片
图片


随后,世尊彻知眷属菩萨们的心念而教授道:“文殊的刹土名叫圆满语无尘积,它出现在南方,这个娑婆世界也属于其中。文殊童子成佛时,佛号普见,因为他能见到十方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的一切佛陀出有坏,而且任何众生若得见普见如来,都必定证得无上菩提,何者听到其名号,除非是不可逆转、无有信解者,否则皆能于无上菩提成佛,故而由此得名。”


在场的数十万俱胝那由他菩萨异口同声地说:“‘普见’名副其实,任何众生听到他的佛号,尚且能得到殊胜之利,更何况往生其刹土?何者听到如是授记所说与文殊童子的名字,彼即现见佛陀。”


世尊告言:“善男子,如你们所言,的确如此。何人持诵千万俱胝那由他佛陀名号,也不及持诵文殊童子名号的福德大,更何况持诵普见如来名号了。为什么?文殊童子于每一劫所做的利众之事,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也不曾行持。”


由此,在场的天人等数十万众生共诵:“顶礼文殊童子!顶礼普见如来!”之后,八十万俱胝那由他众生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无量有情成熟善根,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



图片
图片




图片

菩提即是文殊

图片
图片


在场的有些菩萨这样想:“文殊刹土的功德庄严,与极乐世界是否相同?”


世尊知晓他们的心念而告言:“如同有人用发尖的百分之一许从大海中取一滴水,这相当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大海中剩余的水相当于普见如来的刹土庄严。”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白佛:“有与此刹土等同的其他刹土吗?”


佛告狮子妙力雷音菩萨:“在东方善住愿超胜世界中,普光功德恒众海王如来现今住世,寿命无量,他的刹土与普见如来刹土相同、不增不减。安住于文殊此行为、披上不可思议铠甲的光面、智妙、寂根、慧愿这四位菩萨,他们的刹土庄严也是如此。”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问文殊菩萨:“你将于何时成佛?”


文殊菩萨回答:“何时虚空界成为有色,彼时我才成佛。同样,何时幻师所幻之人证得菩提,彼时我才成佛。文殊本身就是菩提,菩提也就是文殊,空性就是证觉者。”


尔后世尊告言:“善男子,无量光如来的菩萨及声闻众,其数虽然不可思议,但(跟普见如来刹土的眷属相比),极乐世界的会众就如同从磨羯国芝麻洞内取出的一粒芝麻,而剩余的芝麻相当于普见如来刹土的会众,有如此悬殊的差别。


普见如来寿量有多长呢?如此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一尘一劫)也不能诠表其数的百千分之一。由此可知,普见如来寿命无量无边。”


接着佛又告言:“将来文殊童子成佛时间之量:譬如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有人从中取一粒越过尽微尘数的大千世界后放下,如此以这种方式在东方放完了所有微尘。同样,第二个人在南方如此放置微尘……乃至如是放于十方。以这种方式包含的十方世界,以十万百千俱胝等计量也不可胜数。如此把放微尘和没有放微尘的世界再全部碎为微尘,精通历算者也无法以百千俱胝等了知或算出它的数目,这个数目会令一切众生迷乱。只有如来才悉知这些微尘以百数计算有这么多、以千数等计算有这么多,甚至超过它的数目,也无所不知。”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父亲节】父爱如山 又懂得几分呢
· 因为有他,我们将成为更好的自己,去真正回报那如山如海的恩情
· 佛陀教子: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1)
· 父亲节特辑〡那些年,爸爸的“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
· 一座寺院的设计所蕴含的智慧
· 【父亲节】他的爱,如山伟岸,似海深沉
· 【人天善法】略说不杀生的好处
· 【虚云老和尚】检点身心 放下妄想
· 只学法,不拜师 ||《地藏菩萨传》(第25回)
· 这份特别的叮咛,你收到了吗?
· 梦参老和尚:文殊菩萨一直在五台山,你看见了吗?
·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四)
· 微信公众平台
· 改变生命的业力和福禄寿
· 诸佛之师 | 文殊菩萨传(一)
· 为什么要学教法?
· 佛源长老:出家学佛要以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 如果一味地向世界索取,最后会把自己“贪”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