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座桥,在你与佛之间

2025-05-10 06:03:00 发布: 人气:24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


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从出生到成长,我们都受到父母的疼爱与呵护。父母亲的这种慈爱是不可思议的,是言语难以描述的。


除了世间的父母,等到学佛之后我们还会有一个法身父母,他给予我们的是法身慧命的成长。





像我们师父悟公上人,正因为他坚持着佛教的信仰,为有缘众生延续了这样一个法脉,我们现在才有这个信仰的机会。


信仰,只有当我们去珍爱它、去学习和传承它的时候,它才会在人间延续,从而为信仰者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另一扇窗。


我们在母亲节感恩和思念母亲,但如果母亲已经去世,子女是修行人还能够回向功德超越时空去帮到她;如果是没有信仰的人很难帮得到,借助再高端的科技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这个法身慧命的父母,我们能遇到,应该要有一种幸运感吧。因为所有的人都有父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法身父母的。我们有信仰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也就代表我们的法身慧命觉醒了。



图片

在《地藏经》里

会把这个分析得多一点。

Threading Stellar Constellations



对于法身慧命,先是结缘,再听闻、思维,然后依教去修,这样才会看到一点蛛丝马迹。


我们这个“地藏”——“心地宝藏”,这个法身慧命,要成长起来,有一点像在妈妈的肚子里投胎、着床,然后长养,是要经过种种艰难困苦的。修行不是一帆风顺的,修到初见雏形,成为独立的生命体了,有心跳了,这算不错了。然后,五官、四肢都有了,乃至能出生了,生下来后慢慢的肌肉也有力了,开始自己会爬了,那就行了。


修行上,怎么样建立信仰,能做观音菩萨的徒弟,能修了生脱死,修无量光无量寿,这只是开了一点概念出来。概念要变成真的,你真的法身慧命出来了,有鼻子有眼了,这本身是不容易的。所以,要有一个寺院,这个寺院,从老佛爷到现在没有中断过。在这个平台,大家都来思考这个问题,都在这里开始修、修、修。


对佛弟子而言,法身慧命的父母尤其重要。在回忆我们师父时,我曾说过一句话:既然师父安住的是一真法界的境界,不来不去的境界,那对于弟子来说,就没有时空的障碍。任何时候你忆念他,跟忆念佛是一样的。



图片

忆念多少佛,

不如一刹那忆念自己的师父。

Threading Stellar Constellations



甚至经典里讲到,忆念佛跟忆念师父比起来,哪个功德更大?佛陀说忆念多少多少佛,不如一刹那忆念自己的师父。为什么?


因为师父跟你的生命之间是有质感的。师父在你跟佛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好比你走到一个悬崖边,向着对面的山喊“喂——”,只有回音会回来;但是,如果架一座桥,你就能走过去,师父就是那座桥啊!你喊“喂——”,喊一万句,都比不上你在桥上走一步更有实际效果。


所以,哪怕念一句“阿弥陀佛”,也要跟着善知识念。老一辈的修行人,他们的修行是稳操胜券的,直到生死可了,直到净土得生,就有那种自信。对于善知识来说,这种自信是真实的。而像我们这些追随善知识的人,我们是叫“迷之自信”。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自信是什么,看他们的眼神,看不懂。修行人的眼神是超越世间的,超越生生灭灭的东西的,它是永恒的眼神。



图片

师父的眼神是不一样的。

Threading Stellar Constellations



像我们师父一样的,我经常在他身边,我就关注他的眼神,他那眼神不一样的。你说你一个徒弟,你跟着他,你哪懂得他的眼神呀。但你不懂不要紧,他自己知道,这叫文化自信。


不是说在他身边待三天,你就明白了。所以一年、两年、三年、十年,我就这样看着他。直到他老人家示现圆寂,之后这么多年来,我还是在想师父所讲的是什么,他安住的是什么。


在纪念师父的片子里,接受采访的都是跟着师父很多年的弟子,所以他们才会说出这句话来——“师父只要一来了,佛就出来了。”为什么他们会对师父有这种认知?因为师父有这个功德力啊。


这功德力对人类来说代表什么?代表希望,代表我们总算可以在人性里面长养出一点高级的东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要依靠僧团的力量?
· 佛诞日开示 | 近佛者光:佛法的千年科学实证
· 知道味道的是凡夫
· 每一个人都可以证明佛法的伟大
· 午斋开示|我们好好修行,一定得诸佛护念
· 这样的忙碌是有功德的
· 佛诞日开示 | 在佛前,你是求福还是求觉?
· 佛诞日开示 | 佛陀指天指地,指的其实是你
· 受菩萨戒最关键的环节
· 文殊菩萨五字真言的真实义
· 觐见智慧文殊圣尊祈祷文
· 僧的功德力,怎么现前?
· 当心,这个过失容易犯
· 喂,醒醒!
· 你的清净心,别人给不了
· 修行中生命的震荡与升华
· 别让心太匆忙,忽略了满眼的春光
· 将佛法内化到生命中去
· 拨开你的烦恼云|朝花夕拾
· 观音菩萨手里为什么拿着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