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结夏,九旬安居 | 今日,结夏安居第一天

2025-05-13 00:0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照律师云:

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

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殊寺僧人安居前踩界


结夏安居,是佛教僧团一年中的重要行法,又称为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是僧众结夏安居的日子。在此期间,出家众结界而居,非为父母师长三宝事及病缘,不得出界,专精修行。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僧人受具足戒后,经过一个结夏安居,出家又多了一岁,这就是出家人计算戒腊以定长幼次序之法。


大乘经典中所结集的言教,大都是佛陀在结夏安居时讲述的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结夏安居也被称为“佛教丛林节日之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夏安居的因缘



根据律藏记载,佛制僧人安居的因缘有三:一、夏时游行,踩杀虫草;二、疲弊于途,漂失衣物;三、贻世讥嫌,坏众敬信。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曾对结夏的缘由做了简明扼要的开示,节选如下:


“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夏天路上多虫蚁,佛以慈悲为本,怕出门踏伤虫蚁,平常生草也不踏,夏天禁足是为了护生。又夏日天热汗多,出外化饭,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同时夏热,妇女穿衣不威仪,僧人化饭入舍亦不方便,所以要结夏安居。


每年时节,各宗不同:宗下二季,是正月十五日和七月十五日,谓冬参夏学;律下四季,是正月十五日解冬,四月十五日结夏,七月十五日解夏,十月十五日结冬。这就是大节日。


(节选自《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

图片



法师开示


结夏安居,是佛陀时代佛亲自制定的。从此,佛年年安居,佛的僧团年年安居,正法、像法相续而下,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不曾中断,这就叫“灵山遗芳型”。


当我们按照这个法度去行持的时候,就已经超越时空与诸佛菩萨安居一处了。


我们除了有伽蓝作为安身立命之地,最重要的是,法已经是无漏法,这无漏的法已经超越物理时空。


所以当我们做安居羯磨的时候,实际上已与十方诸大贤圣僧同一作业,与十方诸佛同一住处,与贤劫千佛同一坛场。我们就是在依教奉行。


图片

安居的仪式,从表面看并不繁琐,好像没有太多语言或肢体的动作,但这个行为本身的意义是要靠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的。


比如划定安居期间活动范围的“结界”,就有种种的含义在其中。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是知道自己所住之处的内界和外界的相。同时,这也是昭告护法龙天,这是我们的安居修行之处;也代表诸佛菩萨,于我们所安住处集中地赐予加持。还有,当我们这样去实践的时候,就是相应于佛陀、相应于佛法、相应于贤圣僧、相应于十方僧团。


我们以虔诚的心,忆佛念佛,念着佛陀的法,念着贤圣僧,我们亦如是行。过去圣贤如是行,我今如是行,未来圣贤亦如是行。

图片

这就是大道至简。佛法里最奥妙、最不可思议的,却体现在最简单、最简洁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相续不断的传承中。

 

在这个时代,出家人还能谨遵佛制,每年结夏安居,这是一种正法的象征。


佛陀的法,戒住世则法住世,我们依着佛制,依着一切贤圣、历代祖师的传承,不仅能得现前僧团的加持,也会得到胜义谛的不思议、超时空、遍一切处的加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居问答


问:我是在家佛弟子,也要安居吗?

答:佛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

但是作为佛弟子,在家居士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安居所包含的慈悲、精进精神。


问:在安居期间如何护持僧众?

答:若非特殊因缘需要邀请弘法或提供修学机会,尽可能不要邀约出家人外出。趁僧众云集丛林的好机会,多去寺庙请教佛法。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弟子的生活,一天有一天的功德
· 梵呗 | 稽首皈依大觉尊
· 朝花夕拾|磕头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 卫塞节:一盏照亮心灵的千年明灯‌
· 佛吉祥日·联合国卫塞节 || 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感念
· 月圆·佛光·觉醒:卫塞节的千年智慧与现代回响
· 所谓“平凡”,是很高级的人生
· 佛吉祥日●联合国卫塞节〡来自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感念
·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 佛吉祥日·联合国卫塞节||对佛陀的忆念,来自全世界
· 结夏安居,重温虚云老和尚70年前的教诲
· 感恩母亲,致敬母爱
· 双语献礼母亲节|“妈妈”,世界上最美、最温暖的称呼
· 纸短情长 感念母恩|母亲节特辑
· 母亲节,念母恩|她,为我化作“千手观音”
· 今天母亲节,这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 致敬母亲节 | 中国“四大贤母”
· 佛陀彼岸的智慧,要有信仰才能触及
· 世界微笑日|愿世间因你的微笑而灿烂
· 文殊菩萨的生日,是为我们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