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叫: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它是很委婉地表达:人活一世,就像唱戏一样。谢幕的时候,锣“哐”一响,台幕慢慢谢下来,整场剧落幕了。
我们人就是这样,这口气一停,“一气不来,便属后世”。后世在哪里呢?不知何处是家乡。前世已经远去,视角立刻转变,你根本不认识自己的过去。就像你现在提过去世,根本不记得一样。
古人还有一句话,叫:“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讲得都是很委婉的。“客船”,谁不是做客呢?谁是这世界的主人呢?
所以为什么人要戒恶修善?戒恶修善的根本逻辑就是对自己好一点,不要自己害自己。这宇宙的模式是很奇怪的,你向它投射什么,它就无量地向你回报什么,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如果你向这个世界造恶呢?那就有无量的恶向你扑来。
《梵网经》里说:“刹那造罪,殃堕无间。”“无间”是时间和空间都没有间隙。地狱里铜墙油锅,油锅排得密密麻麻的,每一个油锅里都是一个自己在被炸;上火山,“欻”一下身体就化为烟了,风一吹又活了,再经历再受苦。
所以“夜半钟声到客船”,无锡祥符禅寺有一副对联,上联叫“钟声叩醒世间迷梦人”。大多数人是“不知身是梦中人”,所以自古以来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大梦谁先觉啊?
——三参法师
•••
Time's Folds and Unfol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