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修行用功得力了,所有的时空、所有的人和事物,都会变为道用;如果我们没有受用,第六意识就像万花筒一样,第七意识的电流是不会断的,大脑根本停不下来。
有的修行人说第七意识像瀑流,有的修行人比喻第八阿赖耶识也像瀑流,那实际上比瀑流还厉害呢。现在研究脑科学的人都认识到大脑内在就像我们讲的第八阿赖耶识,它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每个人都有第七意识这么一个接口,但是这个接口很小。用数字来比喻的话,就像我们眼睛看到的信息量有可能是一千万个信号,到了第七意识这里去分别拣择的时候,有可能只拣十个信号。
也就是外在世界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仅是我们的眼看到的一个色就有那么大的量,还有耳、鼻、舌、身、意的呢?还有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外的呢?
这个宇宙的本体信息量是无量无边大的,我们大脑的信息量也是无量无边大的,但就是被这个“我执”卡着。
如果我们觉悟了,用这个卡着的“我执”可以入定,那你这个人身刚好用。就好像那一点泉水一样,流给你滋润身心,然后于众生又能慈悲喜舍,你这一辈子就挺好。
最后当你这个业缘结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的时候,第七意识这个“我”就“啪”一下开了,外在的极乐世界跟我们内在的这个净业连成一片,大光明现前。这个时候,异香满室、光明满身,种种瑞相现前。
那我们没有学佛、没有觉悟的人呢,第七意识就像饿鬼的喉咙一样,像细细的针尖卡着,外面无尽美好的世界跟你好像没有关系一样,每个人都是呆头呆脑,麻木得不得了;我们内在阿赖耶识、大脑里面也是无尽藏,也跟你没关系。
这样的人整天就是苦苦恼恼的,因为福报有限,所以他看到的世界也就是求什么都不得——好的,求不到;不好的,还甩不掉。怨憎会还苦,爱别离更苦,“自我”就是一个生命的“牢笼”。
所以,我们学佛,我们追随善知识,实际上就是怎么实现“自我”的解脱,打破“自我”的牢笼。
我们禅堂里坐禅,就是集中精力打破这个第七意识的。你能不能入定?能不能得轻安?轻安得了之后,这个第七意识像饿鬼一样的频道,就开始慢慢可以撕大一点。
第七意识很神奇的,你能入定、能得轻安之后,这个第七末那识可以成为禅定的一个依止;甚至,如果从法身佛的这种见来看的话,还能把这个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照见一切体性都是清净的。
孟子讲的“浩气满乾坤”就是这种境界。所以,儒家里也有佛菩萨的,儒家也有打坐,打坐也有坐忘,坐忘之后身心开始震动,就会发生转变,人天相应、人天合一。这时候就像“渡劫”一样,人的这个小的壳子开始自我剥离、冲破,然后与天地宇宙相融,我们所谓的小宇宙跟大宇宙相融。
当一个菩萨回归本性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冲破这个虚伪的东西,生命内在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人才。在儒家是儒家的圣贤,在道家是道家的圣贤,在佛家是佛家的圣贤;在东方是东方的圣贤,在西方是西方的圣贤。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