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心愿有多深,缘分就有多深

2025-07-01 06:00: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Yue Ming Tian Xin  



天台宗里面说,一念必落一法界,一念具足十法界。


佛法界到底有没有?就看我们对佛法界有没有认知。


你如果认知了,佛法界里就有你;你如果没有认知,佛法界对你来说是不受用的。就像诸法实相当下就在,但我们不认知的时候,它就跟我们没有关系。


所以要听经闻法,当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对信仰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清晰。


我们心中有了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有了向往,这个向往的心愿有多深,极乐世界跟我们的缘分就有多深。


所以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佛法界变成生命的唯一性,所有的都完全押到极乐世界,此生但求净土,这就特别重要。



图片

▲清·佛像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经典里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如壮士屈伸臂顷,娑婆世界突然隐没,然后极乐世界凸现在前,这是想象的吗?实际上,这很真实的,一代一代的信仰者,一代一代求愿往生的人,以种种瑞相在为我们证明。


佛法需要信仰,但我们有信仰的品格,这也是不可思议的、赞莫能穷的。因为你又不理解,怎么就信了呢?这个“小我”的认知逻辑是非常刚强的,我们怎么就能超越呢?


表面看是信佛,实际上是我们超越了自己的认知局限。虽然我们还是凡夫,但是已经超越了凡夫的狭隘,能信仰佛,那还了得。


所以经典里说,“是人念佛,是人心中即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入一切法界、入一切众生心,我们一念佛,佛就现在我们的心里。这不可思议的。


图片



一个把生命押宝押到极乐世界的人,留在这个世间干吗?这样的人,恰恰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民族的英雄。因为他不指望在这个世间获得名利,甚至给他,他都不愿意。一个有彼岸思想的人,一个有高维世界的人,对于低维世界一定是是积极建设的。


所以,佛教里有一句话,“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一个生命的精神高度是出世的,价值所求是出世的,智慧是出世的,那他对于这个世间一定是奉献而无怨无悔的。这就是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


所有中华文明的鼎盛,都是伴随着这种价值观的认知而产生的。当一个时代认识到了宗教的这种高度、这种情怀时,那一定会是一个昌盛的时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原来这个世界有那么多菩萨
· 六月六 | 晒经,晒心
· 所有的功课,都是为了打破这个第七意识
· 珍惜因缘,自利利他
· 醍醐与石蜜为何不能尝? 寒山诗《俊杰马上郎》
· 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一、宗名)
· 天台宗文化展 I 第五期:五台法缘
· 只要想修行,自己就会对治自己
· 僧团的和合,也是一种法喜禅悦
· 把感性的信仰升华为愿力的生命
· 天台宗文化展 I 第四期:宗典、弘法家风、宗义
· 大乘的“信”如何启发?
· 探索大道的根本是 —— 心态
· 最好的“护身符”
· 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圆满】
·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佛缘究竟从何而来?
· 夏至,念诵《普贤行愿品》
· 今天,一起来谈谈“心”
· 如何避免把你的信仰变成纷争?
· 当佛法遇到AI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