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佛陀不仅是我们出世间修行的榜样,就连世间,佛陀也是我们的榜样。佛陀福慧两足尊,在任何一点上都是圆满的。作为一个儿子,也是圆满的。
01
生,无上荣耀
物质有成住异灭,生命有生老病死,佛陀就是为了要打破这个定律,放弃万千宠爱、荣华富贵,去追求大道。祂愿意挑战人类终极的困惑,并且为人类找到了彼岸,这是最伟大的。净饭王能有这样的儿子,一定是最自豪的。地球上多少皇帝都无人知晓,我们到现在还传颂着净饭王。
佛陀成道七年后,父王的思念,一次一次地派人去请佛陀回家。佛陀觉得因缘成熟了,但是如果现在回去,父亲看到的是太子回来了,这种角色是不对的。那怎么安排呢?佛陀说应先派一个代表回去。
佛陀成道弘法七年之后,十大弟子都出来了,大家在想派谁?是派迦叶尊者吗?是派目犍连尊者吗?是派舍利弗尊者吗?结果佛陀指名说,马胜比丘去。
大家觉得很神奇呀,神通也数不上他,智慧也数不上他,为什么派马胜比丘?佛陀就讲一个因缘,马胜比丘做过净饭王五百世的儿子,他们往世有深厚的父子缘分,所以马胜比丘先回去。
那马胜比丘以什么样的姿态回去的?高七多罗树,离地几十米,是从空中这样飞回去的。所以他的身影掠过迦毗罗卫国城墙的时候,举城都欢腾啊!“有一个仙人飞到我们国家来了!”在他们的信仰里是相信修行,是相信得道的,每一个皇帝都有国师,都有大修行者作为国家的护佑者。
当马胜比丘从天上飞着进去,降落在迦毗罗卫城的时候,皇帝隆重地把他迎请过来。所以净饭王见马胜比丘的时候,是以一个凡人对仙人的姿态呀,问讯、执弟子礼,恭恭敬敬地请他上座。
净饭王就问,你这本事这么大,是跟谁学的呀?结果马胜比丘说,我是跟悉达多太子学的。跟我儿子学的!这个角色反差多大呀。这么崇拜的人,竟然是跟自己的儿子学的。既然我儿子的徒弟都这么厉害,那我儿子还了得。那一下子佛陀的伟大在他心中就有了一种量化。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有一种智慧,要有铺垫的。
这个时候,他对佛陀充满了敬仰,这就不是邀请儿子回国了,而是请一个圣人回到他的迦毗罗卫国来。所以马胜比丘飞回去的时候,佛陀也带着众弟子们启程前往迦毗罗卫国。
当听说佛陀带着僧团已经朝这个方向来了,净饭王赶快准备,举全国之力在一片悦意美妙的原始森林里,为佛陀启建了一个住所,就是现在的尼拘律园。净饭王带着大臣们,在迦毗罗卫国到尼拘律园的路上喷洒香水、鲜花铺地,国民们期待已久,万人空巷,手持着鲜花,迎请佛陀入城。
所以,佛陀在净饭王身心还很健康的时候,就给父王,给迦吡罗卫国,带来了无上的荣耀。
MANJUSRI MONASTERY
02
死,毫无畏惧
当净饭王九十三岁高龄的时候,身体困乏,五脏衰竭,快要告别这个人间了,他最记挂的就是他的悉达多太子。在生命最弱的时候,他想看到自己的孩子。
他这个念头一起,佛陀在灵鹫山当下就知道了。弟子们聚会在佛陀身边,佛陀就向大家说,父王身体不好,他想见我。阿难尊者、难陀、罗睺罗,他们都是净饭王的孩子,也都希望能一起回去。然后他们几个人腾身而起,顷刻间飞回到迦毗罗卫国,马上就来到了净饭王的床前。
虽然我们说佛陀不现神通,但神通对佛来说是太平常的事了。净饭王刚想见到自己的孩子,竟然佛陀带着这几位他最牵挂的亲人就出现在他的床边。作为儿子,这多圆满啊。
尤其是关于国家继承人的问题,佛陀培养出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人,摩诃南尊者,让他承担起这个任务。国家有人掌管,后继有人,净饭王的一个大事就放下了。佛陀在最重要的时候,把所有的都办好了,让净饭王能够满心欢喜地、心无挂碍地、荣耀地合上他的双眼。
与此同时,佛陀手握着爸爸的手,放在他的心口。在这之前,他听佛陀说法已经证得第三果,这是作为在家人证到的最高果位。
佛陀专门为他讲西方极乐世界,净饭王也是亲见极乐世界的。佛陀在说法,十方圣贤只要生到那里,全享受圣人的待遇,这是净饭王亲见的。所以他虽然身体衰老了,但是他毫无死亡的恐惧。
我们哪一个儿子能对自己的爸爸做到这些呀。事业上有继承,儿子的成就在整个人类没有人能逾越,而且解决了他心中的迷惑,让他看到了宇宙的彼岸,光宗耀祖之极啊。
03
因为悉达多太子的完美
净饭王的一生也变得异常完美
——2024年6月16日父亲节开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