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eMingTianXin
好名声不是凭空而来,要注意这几点
佛陀在《六波罗蜜经》中说:“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好的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中佛陀所说的这首偈语就是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
不说他过
印光大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特别是修行人,应该抱持“观德不观失”的心态来待人处事。
如果我们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是非,一旦这些坏话传给当事人知道,不仅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也与别人结下恶缘。
即便是出于好心,劝告别人时,也不可一味地给予破坏性的批评,否则将会惹人生厌。
修行并不一定是到寺院里打坐拜佛,其实我们的嘴巴最容易做功德,随时给人欢喜,说鼓励的话,说赞美的话,就是最好的修行。“敬人者,人恒敬之。”想要得到令名,首须修口,不但不说他人的长短过失,更要存恭敬心,常说好话。
亦不称己德
对于别人,我们要经常给予鼓励赞美,对于自己,反倒应该多一些要求,切忌自鸣得意,宣扬己德。既然身而为人,把人做好就是我们的本分,所以即使有所成就,也不须自我称赞。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德修业之道,在于经常反省自己。不但不应称己德行,反而应该至诚地检讨缺失,发露忏悔。倘能不断地改过进步,不需要自我宣传,自然会德声远播,广招来者。
智照无自他
《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见人常言:“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智者明了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道理。故不会轻视任何一个众生,而且还会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着想,给人信心,给人服务,而不存丝毫望报之心,惟其如此,故得大名。
一个有高尚品德、乐于奉献无私为大众牺牲服务的人,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
日月因为无私地照亮各个角落,所以能长存不堕;风雨虽刮然作响,却转眼即成云烟。求名亦有“贪名”之嫌,而智者不求而名至,愚者却图名而名损,关键就在于彼此所持的心态不同。是故世间一切,只看我们如何修心、修口、修身。
此时正当修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