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圆日的月亮都是很美的。
我们往往觉得,月亮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实际上,我们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日光和月光。
人体的内循环,子午流注、十二大经络运行,都跟日月,尤其月亮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里,古人对农历初一、十五格外重视,人们往往在这时整肃身心、修身养性。这种“朔望斋戒”,在今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验证与支持。
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洋产生潮汐现象。每当初一、十五日,日、月、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月球对海洋的影响最为明显。
人体70%以上都是水,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也会像海洋那样受月球引力的影响。
懂得修行的人,就知道这是与天地相交、获取自我增益的“好时候”,会在这一天把握时机,精进修行。反之如果不修行,人的气血和情绪的起伏在此时最为明显,往往也会形成造业的高峰期。
中国人提倡陶冶情操,用琴棋书画来转化情致、稳定情绪,也是很有道理的。月光下,更容易弹奏出动听的琴声、吟出美好的诗篇、跳出优美的舞姿,因为这时情绪高昂、豪情万丈。对生命的动力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古人早已明白这些道理,所以叫“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一年当中最圆、最亮、最大的月亮,自然就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的一个纪念。人们赋予这个自然景观以人文内涵,升华出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
长空月满,清凉澄澈,滋润人心,可很多时候,我们忘掉了生命中的这些美好。
生命的美感其实很简单,树影婆娑、皓月当空,都可以带来美的享受。只要有发现,清风明月都是我们生命的礼物。
月亮高高挂在苍穹,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因为有月光搭起桥梁,陡然有了一种“天涯若比邻”之感。
这一期的地球文明仅一万多年,人生不到百年的光阴,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涟漪。而我们还活在现象里,活在“色受想行识”的见闻觉知里,在生命的狭隘状态里,层层障碍系缚着。
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就是要超越生老病死的沟坎、障碍,找到不生不灭、了生脱死的根本。不学习佛法,怎么会明白这些生命的道理呢?
所以要珍惜光阴,好好修行,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这是最重要的。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