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到觉,“心”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2024-09-18 06:00:00 发布: 人气:13
图片


每一个学佛的人,从迷到觉,心的成长都必然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是“出离心、菩提心、清净心”,这也是文殊菩萨传给我们修行的三个要诀:


1

图片

了知苦,生出离心


生命经历越丰富,对生命体验越深刻的人,越容易生起出离心。


出离心就是知道这个世界是假的,不执著它。


一个弟子虔诚的向师父请教最殊胜的法,师父告诉他:“你会死的,我也会死的”,这就是最殊胜的法,就是最大的加持。


一个对苦、无常没有深入修习的人,没有对轮回产生厌离心、恐怖心,就不会有出离心。那你想去极乐世界只是说说而已,因为你根本没有认清这个世界的本质。那你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假的,厌离心、出离心生不起来,没有“苦、空、无常”这种坚固的“见”,就仍是六道轮回里的一颗种子。


苦的法要多去研习,真正对这个世界的苦生起一个认知,用苦来对治我们每一个习气。


具备了出离心,那你也如莲花一般,在红尘的淤泥中茁壮的成长。


没有出离心,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不可能有看破世间犹如梦幻的智慧,更不会对世间的颠倒迷惑众生生起猛烈的悲心。


没有出离心,剃了头也不是出家,有了出离心,为了圆满人生的缘分,在生活中历境炼心,在人群中,你的行持和状态也如出家人。


图片


2

图片

报亲恩,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的标志。这是每个修行人都要完成的,又是难得易失的一种高贵的心。


菩提心就是发明心地,成佛的心。


行菩萨道,是因为往昔中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爸爸妈妈,对我们是多么的慈爱,生生世世的父母亲都是这样,但现在他们在哪?因为多造不善业,少造善业的缘故,他们多数都在三恶道。


一个佛弟子发起,用佛法利益四生六道所有众生,替天边无边无际的众生修行的心,度一切如母有情得究竟离苦得乐,就叫菩提心。


观一切的众生为父母,要对一切如母的有情生起大悲,誓度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乃至究竟圆满成佛,这叫俗谛的菩提心,这还是有为的,是菩提心的最低层次,是从我们主观意识里来的,不是我们修证到的。


最高层次叫胜义谛的菩提心,胜义谛的菩提心就是已经修证到一切众生是同体的,当体证到胜义谛菩提心的时候,就能真正帮助所有有缘众生。


怎样检验自己是否生起了菩提心?


当你把在无间地狱受不可形容的、极苦的众生看做是自己的妈妈,你有这样的感觉了,就有菩提心了。


菩提心是需要培养和保护的,每日清晨,我们可以如此发愿:我将学习佛菩萨的心和行为,毫不例外地对每个生命直接或间接地奉献自己所有的快乐和帮助,并以自身来取代一切众生的伤痛。


请你相信,这短短的祈愿会给世界带来慈悲的正能量!


图片


3

图片

破我执,生清净心


无论是小乘道追求自己出离,还是大乘追求救众生出离,都不能够离开般若空性的清净见。


如果“我”是一个人格表述,那“无我”则是一种法的概念。在法里来说,是彻底无我的。因为任何人向内观察都可以知道:“我”的本质,是由空性而构成。所以这个法里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


所谓众生者,也只不过是诸法空性之一,所以还是要安住在这样的一个空性里去自利利他。


这就是空性正见。


一旦执着,一旦缺乏了空性的见之后,我们就会增长我执,又会变成轮回的因了。而空性正见里,不会再产生我执,傲慢,有所得想。这种空性越周遍,我们成佛的菩提资粮就越来越多,而且不会走弯路。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愿天上明月成为我们心中明月
· 和合既是底线,也是最高的境界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〡愿月光遍照,诸事圆满!
· 中秋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映千江,光照正觉
· 中秋•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光菩萨与中国有着怎样深厚的善法因缘?
· 直指 | 心月耀天星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愿每个人都像天上的明月一样,吉祥圆满
· 他们,点起人间的光明
· 能把身口意都转为修行,就是禅悦人生
· 这是对佛最好的赞美
· 一句佛号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 守好你的“禁城”
· 这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核心
· 跨越万劫:坚定信仰与佛教信阶的升华
· 当佛陀在人间
· 看到轮回里那一点闪闪的金光 —— 人人找回自己
· 你具备求法的资格吗?
· 这是佛菩萨在人间的生命轨迹
· 为何求殊胜之果总难如愿?
· 礼赞师者|道德之香,可以利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