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追求道德的人,每一位人间菩萨来到道场,人力、物力、财力奉献。
同样的所谓的物质,因为它的动机不同、过程不同,连一砖一瓦、一沙一尘都变得那么神圣。
这个不同,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包括流浪狗、流浪猫都会感受到,乃至天上一只鸟飞过,它都有可能感受到:哎?飞过的这片天空好像不一样。
这个无表色的世界,不是我们信了,就能看到了;也不是出家头一剃,就马上看得到。剃除须发代表剃除烦恼,我们的业障烦恼剃掉了多少呢?虽然人生方向不一样了,但实际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很多方面跟世间人还是一样的。不信佛的人看不到文殊净土,我们也没有看到。
所以很大的一个忧患就是,虽然已经选择这条路了,但我们朝的这个方向,我们还没有拉到把手,我们还踏不进那个金色界。另一方面,我们的身心还在世间,世间的称讥毁誉又还会触动我们。
道业没有成,世间的业还没了,青黄不接,这时候,可能连你自己都会怀疑:这条路到底对不对?我到底要不要进?进了以后到底会怎么样?
就像耕地,除了丰收的那一刻,在前面很长久的时间里,往往是看不到成果的。你所做的一切还没有显现出成果来,这时候别人嘲笑你:“耕地有什么用?”你确实可能会犯嘀咕。
所以为什么文化信仰需要传承?因为无论是信的人,还是不信的人,都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秋天的。但一个农民种过地,他就知道只要耕耘,在秋天就会有收获。有人给你做过,你就相信啊。
我们在佛法的团队里也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看师公啊?因为师公用他的一生来给我们做了证明。
——三参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