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净土开凡域》
我们在端午节这天纪念的这三位古人,他们各自的境界也是不同的。一位是大孝曹娥,代表的是家,一种亲情孝道;伍子胥是为国,为诸侯小国谋划;屈原是为天下,不仅为了自己国家,更是为天下的一种忧愁。
屈原除了有《离骚》、《九歌》和《天问》,境界都是非常高的。他感觉到周朝的这种礼乐制度是非常符合天、地、人的,礼乐崩坏的结果将是天下大乱、人民遭殃。所以屈原的思想境界、人生境界,以及对天地大道的感悟,与伍子胥是不一样的。
除了民俗,佛教界在五月端午还有一个特别的缘分。中国从东汉明帝正式开始翻译佛经,一直持续到将近宋朝,中国的祖师翻译经典,往往都是从五月初五起笔,或者到五月初五封笔,翻译圆满。
不空三藏法师的好几部唐密经典都是从初五开始翻译的,比如《大乘瑜伽金刚性海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就是五月初五翻译圆满的。
另外,从天文上来讲,五月初五有天地交泰之象。“泰”字怎么写的?这三横代表纯阳,天、地、人都是阳;一个“人”连接着三爻,这叫透天透地;下面部分象征水。
这个状态,就像中国南方的梅雨季节一样,天气和地气是交融的,这就是端午特有的一种天象。天地生万物,我们都是天地的孩子,天地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所以“天地是无形之父母,父母是有形之天地”。
利
济
众
生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