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向道之心变成缺点

2022-06-02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1

内观自己,一切恭敬

我们学戒要真正地往内心里学,学了之后要内观,帮助自己进步,帮助自己堵漏,千万不要去说别人,不要轻慢天下的那些丛林、寺院出家人。


我们众生的习气往往就是什么呢?容易看别人的缺点。看到缺点就生不起恭敬心,你就会轻慢别人,就会错过圣贤。


我们养九百九十个好的习惯,就是为了最后遇到一位圣贤,但是如果你看到九百九十个都是不如法的人,你就没有办法再生起恭敬心。你生不起恭敬心,这就是业障了,到真正有圣贤来的时候,你也生不起恭敬心,那不就糟糕了?


所以我在出家的寺院,只要有钱就打斋,那个时候打普佛是两块的小䞋钱,有时候出家人少了,做功课的时候,我自己拿钱去发。他们也觉得很奇怪,“我们都是出家人,都吃的一锅饭,怎么你给我们发钱呢?”我笑笑,我说“我恭敬你们,我供养你们,给你们结欢喜缘”。


图片

2

直心道场,不可轻慢

图片



图片



有时候优点就是缺点,你有向道的心,你对祖师恭敬,你对有道心的人恭敬;但同时就可能会有另外一个缺点——你或许会轻慢那些没有德的人,讨厌那些有业障的人。


这叫缺点,一定不要犯,否则前面的优点都不足以填补这个缺点的漏洞。


为什么?你主观上很有道心,也未必有多大的功德,因为这是我们一个凡夫的主观诉求。你有道心的人跟他没道心的人,你两个的差距未必有多大。更何况人还有前生后世,这一世别人表面看没道心,但是有可能他前世就不知道超过你多少倍,他骨头缝里的功德、汗毛孔里的功德都比你多。


功德是一个客观现象,有道心只是你的主观愿望,你以为你有道心,一定功德很大,别人没道心,功德就比你小吗?不一定的。两个人都念《弥陀经》,放出的光还不一定呢。为什么?因为别人也没有装模作样,他倒坦荡荡的。你觉得自己很有道心嘛,然后上又不就,下又不愿,吊在半当中。


所以我们不要自我感觉很好,你就真正学佛的,你也是一个真正学佛的凡夫,也没有多大功德的。但是佛法很神奇啊,即便他也不信,他以这种直心的状态念,有可能还是有很大力量呢。


这也是我想了几十年的事,因为师父特别点化我,他说有地方经常出车祸,有个人跑到国清寺就随意请了几位师父去洒净,后来就平安了。师父是很少专门讲什么的,所以讲的任何一个我都要放到心里去琢磨再琢磨、琢磨再琢磨。


师父的意思就是说到庙里随便喊了几位师父去念,并不是挑很有道心的几个人去,就太平无事了。所以佛法是很奥妙的,佛法本身就很伟大。


图片

3

精进勇猛,平凡显现

图片


如果我们真的有道心,从主观上刻苦地修行,最后有结果了,那当然不一样了,你是贤圣僧了。


但这世界是很奇妙的,他没道心,他就普普通通、自自然然地生活,虽然这本身不是道,但这种从心所欲、放松自在,也类似一种近道的状态。一个很有道心的人,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日子的。或许你跟他说道,道之一字他也不愿闻的。他就很普通很普通的,但是这个“普通”实际上并不普通。


我们现在学佛,首先就要归入一种平淡的、平常的状态。我们精进勇猛地学,用宝贵的佛法充满着我们的心胸,同时也要收敛、要内化,要有平凡的状态,就像我们师父,他走到哪儿都能容,像水、像空气一样。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六一儿童节,来自文殊菩萨的祝福


图片

修行的漏洞,可以提前规避


图片

生命有质感了,福德资粮就容易积累


图片

生命有质感了,福德资粮就容易积累


图片

狗子也有佛性,那它能成佛吗?


图片

佛弟子努力,正法就能久住

图片

轻轻松松,榜上有名!


图片

林中寂静的快乐

图片

【清凉福城】持戒达无漏


图片

植物,也有如菩萨一般的品格


图片

这个时候,才是最究竟的修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此为庄严
· 解脱就在此刻
· 此心如莲花绽放 皆大欢喜
· 【六一儿童节】唤醒生命中的那份童真
· “六一”儿童节快乐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个纯真的快乐小孩
· 亲子时刻 | 别忘了,要把最珍贵的礼物给孩子们
· 默默地行持,悄悄地突破
· 六一儿童节,来自文殊菩萨的祝福
· 濒死经验、催眠与前世记忆的研究为我们揭秘轮回转世的确存在!
· 【六一童心节快乐!】假如你想每天都拥有这份纯真的快乐…
· 性与修
· 回头,就是家
· 【茶香慧日寺】找回修行的自信
· 为什么要戒烟?好处不是一星半点 | 世界无烟日
· 世界无烟日〡今天,不劝你戒烟,请你看大片
· 高贵的品格,自然能利乐有情
· 竹窗下,莲池大师写了啥?| 第五篇:用镜比喻心,也是不得已
· 如何利用梦来修行?
· 怖畏生死
· 吹着圣地的风,净化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