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尽摄一切善法
若菩萨能远离四恶知识,亲近四善知识者,则得四广大藏,过一切魔事法。能生无量福德,尽能摄取一切善法。
——《十住毘婆沙论·四法品》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集广大善。若能修集广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就大因力,则得殊胜决定解。若得殊胜决定解,则为诸佛所护念;若为诸佛所护念,则能发起菩提心。若能发起菩提心,则能勤修佛功德;若能勤修佛功德,则得生在如来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
近善知识,常遇诸佛,得蒙安乐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恭敬承事,曾无暂废,不久皆当随心所乐,各各安住于佛国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无依行品》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
——《大宝积经·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众生烦恼暗,智慧能销除,如来所以出,为世光明者。降伏诸魔军,功德皆圆满,当雨大法雨,以普洽群生。世间最胜人,智力无踰者,处世无染着,犹如净莲华。众生在长夜,烦恼病缠缚,佛为大医王,疗之令得愈。尊今出于世,八难咸空寂,一切人天等,遇佛蒙安乐。若有睹见此,人中胜丈夫,经于百劫中,不堕诸恶趣。若有得闻佛,微妙甚深法,速除烦恼患,苦蕴亦皆尽。当得殊胜果,解脱涅槃乐,于诸世间中,得为应供者。若有劝供养,亦获大福利,当得胜妙果,乃至于涅槃。
——《方广大庄严经·赞叹品》
亲善知识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诸善知识。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善知识品》
我若无智不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方便善巧超二乘地,何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摄受品》
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种种意乐三乘差别。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方便济拔诸有情类,令其弃舍二乘意乐,唯令乐趣无上大乘?”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诸有情类,唯求无上正等菩提,不乐声闻、独觉乘果,乃至无有二乘之名。”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六种波罗蜜多,速得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分梦行品》
唯有善知识令不堕恶趣,不退大乘,
究竟一切诸菩萨行,成就一切诸佛菩提
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是故,善男子!应一向求诸善知识,若见闻法,恭敬供养;于善知识,勿生嫌疑,身心懈厌;令一切善知识,心大欢悦。何以故?因善知识究竟一切诸菩萨行;成满一切菩萨功德、一切菩萨大愿、一切菩萨善根、一切菩萨助道法;生一切菩萨法;明净一切菩萨法门;净修一切菩萨禁戒,一切菩萨禅定三昧,一切菩萨坚固无上菩提之心,一切菩萨总持辩才;净一切菩萨功德藏;同一切菩萨大愿;解一切菩萨密法,一切菩萨法宝;长养一切菩萨诸根;积集一切菩萨智;聚护一切菩萨功德法藏;清净一切菩萨受生;闻持一切菩萨法云;出生一切菩萨正道;发起一切菩萨道心;成就一切诸佛菩提,一切菩萨诸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佛告文殊师利:如来、应供、正遍知所说难解,当何缘说?何缘进入?难知、难觉、难可测量、难教、难度,诸天世人坏威仪者,及破戒者,不能解知;下众生等所不能解;诸坏心者所不能信;为恶知识之所摄者,所不能入;离善知识者,所不能知;不为诸佛所护持者,不能听受,况当解趣,无有是处,惟除诸佛所护持者。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