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等名为菩萨恶友,新学菩萨知已远离?尔时佛告德严华言:我观世间,无有天魔梵释、沙门婆罗门等,与新学菩萨,于无上菩提为恶知识,如乐声闻独觉乘者。所以者何?夫为菩萨,必为利乐诸有情故,勤求无上正等菩提。乐二乘人志意下劣,惟求自证般涅槃乐,以是因缘,新学菩萨不应与彼同住一寺、同止一房、同处经行、同路游适。若诸菩萨,已于大乘具足多闻得不坏信,我别开许与彼同居,为引发心趣菩提故;若彼种类善根未熟,不应为说大乘法教,令生诽谤获罪无量。
——《称赞大乘功德经》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灭佛菩提,其人由此恶行因故,当堕阿鼻大地狱中。阿难!于未来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诽谤如斯大乘经典,其人命终定堕阿鼻大地狱中。
——《方广大庄严经·诞生品》
复次童子!菩萨摩诃萨行大悲时,观诸众生远离善友为恶知识之所缠执,由彼昵近诸恶友故,耽着一切不善之业,所谓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离间、粗犷、绮语、贪、恚、邪见,诸如是等无量恶业炽然建立。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
以无惭、无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习恶知识故不欲见圣、不欲闻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难教、戾语、嬾堕,嬾堕故掉、不律仪、不学戒,不学戒故失念、不正知、乱心,乱心故不正思惟、习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见、戒取、疑,疑故不离贪、恚、痴,不离贪、恚、痴故不堪能离老、病、死。
——《杂阿含经》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离善知识近恶知识,以近恶故染着十种不善之法,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菩萨欲令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之所摄受,息除一切不善之业,积集清净十善业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经·慈悲喜舍舍品》
阿难!……诸恶知识不善之人,以为朋友,共相狎习,围绕游从。是等痴人,行不纯故,使彼如来佛法僧宝,速疾隐没不现世间,所有经书,悉皆灭尽。
——《佛本行集经·受决定记品》
远离者,以其无利益。如软语贼,转来亲近,近则害人,恶知识复过于是!所以者何?是贼但能害今世一身,恶知识则世世害人;贼但能害命、夺财,恶知识则害慧念命根,夺佛法无量宝。知已,急当身、心远离。
——《大智度论·释幻人无作品》
复次,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众有所化生具不善根,未于诸佛、菩萨、独觉及声闻等种诸善根,为恶知识所摄受故,离善友故,不闻正法,常为种种我、有情见及诸见趣之所摄藏,堕在断、常二边偏执。彼有情类,自起邪执,亦常教他令起邪执,于非三宝起三宝想,于三宝中谓非三宝,毁谤正法赞叹邪法。由是因缘,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受种种苦。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分佛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