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我们是业障凡夫,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也可以发起菩提心,入诸佛菩萨的行列。虽然我们发的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但是诸佛菩萨胜义谛的菩提心不会舍弃我们。
诸佛菩萨有大智慧、有清净见,他是可以当下成体的。他可以结界,可以作一切法,可以摄受众生。我们凡夫只要跟着走这个仪轨,比如我们报名受菩萨戒,学习菩萨的学处,学着发菩提心,在戒和尚的加持下,就能成就我们的戒体,这叫“因业成体”。
为什么无论是佛经里,还是祖师的教言里,都说“戒”是依善知识得?因为善知识可以“因心成法”,他的心就是无漏真净,就是诸法实相。有这样的见地,他就可以方便行羯磨法,众生只要在这个仪轨里,就能得到戒体。
所以,只要善知识在,佛法就住世;只要善知识在,众生就得度。他的愿力是带着功德的,愿不虚发。一个登地菩萨观想水就是水,观想米饭就是米饭,他的意幻和真实是一样受用的。
像虚云老和尚一百多岁要传戒的时候,当时的客观环境不允许,老和尚就跟大家说,你们有信心的,各回自己的道场,我哪一天传戒,无论你在哪里,一样得戒。我们现在讲“量子纠缠”,虚云老和尚那个时候一百多岁了,他有这个功德力了,也有这个自信了,叫“月映千江”。这就是一个大威德菩萨的不共功德。
这时候不能以我们的分别心来衡量,他老人家修行一辈子,特殊因缘下,才会给众生展现一个菩萨特殊的功德——愿的无漏、念的无漏。
对我们来说,当我们发起菩提心时,生生世世所造的善妙业力也会汇聚在头顶,成云成盖,在我们的身心世界震动。这就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还”。
一个人做好事没有白做的,在这个宇宙里,你给予什么就回报什么。尤其在菩提心的前提下,尤其是对三宝的奉献,任何微小的一点点,都会得庞大不可思议的果报。
我们学佛是最“占便宜”的了,佛是圆满的,你供养佛一滴蜂蜜,就得到无边际的蜂蜜的果报。不要说佛陀了,我们能供养阿罗汉一块布,生生世世都有穿不完的美衣华服。经典里也说,你在三宝地里扫一扫帚地,比把整个地球扫干净的功德还大,因为这是三宝地。
所以在这个世间,我们要好好地弘扬佛法,好好地珍爱佛法。社会中那么多有善根的人,他终会因此,找到一个门径,找到契机的地方。
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