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 | 若真为超脱生死,这个法门方为稳当

2025-10-21 00:00:00 发布: 人气:76
图片
图片



夫净土一门,又有多种,曰观想、观像、持名、实相之不同。据《观无量寿佛经》先从日观下手,至第十二普观,皆观想念佛也。第十三观,名为观像念佛。最后九品往生观,名持名念佛。以三根而论,观想被上根,观像被中根,持名被下根。须知观想一法,非上根不易修。按经中修法,初观未成,不能修第二观。华座观未成,不得修真身观,概可知其非易易也。



图片

若真实为超脱生死,一生了办者,宜依《佛说阿弥陀经》,信愿持名法门,方为稳当。此法是释迦世尊彻底悲心,无问自说,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三根普被,上下兼收,名为胜异方便,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之法门也。


然此法门所以得能了脱生死者,好在一个“愿”字。佛言:“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只须信得真,愿得切,记数持名,刻定课程。永明祖师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此也。


唯持名之法,有二种不同:一者事持,只消将“阿弥陀佛”四字宏名,密密忆持,字字分明,相续不断可也。加以发愿回向,临终决定往生。二者理持,如上正持名时,加以细心返照。能念是心,所念是佛;离心无佛,离佛无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心佛原自不二,即事悟理,名理持也。只此一法,亦名实相念佛,无别实相念佛也。只要净念相继,久久自得入三摩地矣。……莲池大师云:“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君乞我示观想,我劝尔用持名。持名尚不易相应,观想能不更难乎?有志了生脱死者,不可忽诸。


——摘自《谛闲大师文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宗教界开展“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启动会在京召开
· 谛闲大师 | 不仗佛力,谁力可靠?
· 修行的智慧就是明白: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
· 什么样的砖,才能砌出解脱的宫殿?
· 禅 —— 万籁云何寂,层峦为何空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佛教的兴盛,离不开“五个持”
· 宁可万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 当寒山寺的钟声,遇见三星堆
· 谛闲大师 | 念佛,今正是其时
· 如何找回“本然净心地”?
· 不言,不代表无用
· 天生百尺树
· 生命的庄严
· 佛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
· 请放下情绪的“我”
· “恭敬”这条底线,你必须牢牢守住
· 鸠摩罗什大师纪念日 | 他是古七佛的译经师
·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