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中) (乐清虹桥居士林)

2025-09-04 00:01:00 发布: 人气:38
图片
图片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




其下手工夫,只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憍梵波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毕陵伽婆蹉选身眼,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





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


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




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


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


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摘自《谛闲大师文汇》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上) (乐清虹桥居士林)
· 谛闲大师 |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为净土法门之最要论
· 谛闲大师 | 学佛论
· 谛闲大师 | 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一件极大要事
· 这副对联对我的修行非常有帮助
· 悟公上人:修行该从何入手?
· 谛闲大师 | 因果三生论
· 谛闲大师 | 直论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 身心要调和,修行也要调和
· 谛闲大师 | 开示念佛紧要语
· 谛闲大师 | 不读佛经不知出生死路
·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
· 一个“常”字最要紧
· 修行中要屏蔽的两种大病
· 平平常常 每天如此,这就是道
· 绍云老和尚:因他们不持戒,在禅堂里不守规矩,以至于今生投牛
· 悟公上人:回头是岸
· 悟公上人:佛教样样东西都很好
· 谛闲大师开示念佛的诀窍
· “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华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