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大师|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中) (乐清虹桥居士林)

2025-09-04 00:01:00 发布: 人气:15
图片
图片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




其下手工夫,只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憍梵波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毕陵伽婆蹉选身眼,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





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


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




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


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


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摘自《谛闲大师文汇》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 | 摄念佛人归净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 什么是“体解大道”?
· 修行遇到违缘时,别忘了祈祷这位菩萨
· 做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自己
·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上) (乐清虹桥居士林)
· 白话《唐高僧传 》丨僧佛陀
· “一切恭敬”,我们难以理解的生命示现
· 福报,是生命进阶的“通行证”
· 不是我选择了信仰,而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信仰捡起了那个支离破碎的我
· 慧日禅寺盂兰盆会法讯
· 为什么读《地藏经》会流泪?
· 谁是地藏菩萨?
· 佛菩萨铺设好的解脱路,谁走谁解脱
· 当下的正思维很重要
· 狮子奋迅,成佛的序幕从此拉开
· 【地藏月特辑】孝亲报恩,怎么报?
· 【地藏月特辑】七月炽热,血脉滚烫,他们正在等待……
· 七月孝亲:为什么学佛首先要超度祖先?
· 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 观音菩萨也要念观音
· 今天,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丨无论有再多再大的苦恼,观音菩萨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