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灵岩莲社开示)
夫世间最可珍贵者,精神也。最可爱惜者,光阴也。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精神宁不贵乎?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光阴宁不爱惜乎?
有知精神之可珍贵,则念念执持名号;知光阴之可爱惜,宜时时专修净业。若不念念执持名号,便是浪用精神;不时时专修净业,莫非虚丧光阴,是诚可痛惜也。且人身难得而易失,光阴易往而难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若但念佛,而不发愿回向,仍不能了生脱死,往生西方。须知求生净土,以愿为先。故祖师云:“净土生与不生,且看信愿之有无。”经云“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佛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之谓欤!有志念佛者,幸勿忽诸。
——摘自《谛闲大师文汇》
谛闲法师(公元1858-1932年),民国高僧,天台宗第四十三祖。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住持绍兴戒珠讲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讲寺诸刹,创观宗学舍、弘法研究社,办《弘法社刊》,讲经育僧四十八年,泽被南北,时称“教海老龙”,培养出宝静、静权、常惺、仁山、倓虚、摩尘、妙真等众多释门才俊,为近现代台宗复兴之祖,法脉绵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