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准人生的“方向盘”?

2024-08-31 21:30: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毕竟化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文殊菩萨



图片



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PART ONE


图片




打准人生的“方向盘”




文殊菩萨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我们的身心沉浸在短短五分钟、八分钟的静坐中,这是一种共善业力,身心就能有所安顿,这一坐就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古人一直都很重视静坐,坐得身舒适,心又能宁静下来。每个人能够回归正觉,生命的本来面貌才有可能透露出佛性的光辉。


作为生命的创造者,你是创造轮回,还是创造解脱?你是成为轮回的铺路石,还是成为解脱大道的铺路石?人生分道扬镳的关键点就在这里抉择出来了。这个点你抓得准、鉴别得清楚,人生的方向盘打得对,那就是“胜造恒沙七宝塔。”


图片


在有功用的福报的修为中,修塔的福报最大。即使修恒河沙那么多的塔,而且每个塔不是普通的木头修的,是七宝修的,都不如你随着静坐回归正觉而选对了人生道路的功德大。


后面就讲了,“宝塔毕竟化为尘。”有为的建设终会崩塌。纵使一个宝塔的存在有可能比一个人、甚至一个时代还要久远,毕竟有一天还是会崩塌的,会变成粉末,但我们的正觉会成佛,它是永恒的。


文殊菩萨的这四句偈就把人生的方向抉择出来了。回归正觉的生命重要,还是迷失在纷繁的外在世界里重要?外在的世界再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每个人终究会证明这个的。


价值判断是很重要的,判断清楚了,选择就会正确,此生就是有效的人生。否则,选择错误了,又是一个无效的人生。佛法对于我们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给出了正确的人生选择,仅此就超越了一切有相的价值。《金刚经》里面比喻正觉价值的有很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




PART TWO


图片




在佛教的光明面前得到验证




个人的选择是如此,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选择亦是如此。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发展能证明佛教是正确的。”这也许是科学比较有正面价值之处,否则,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这不一定的。


现在也有历史学家讲到,很多的人类历史是无效的。如果一个时代能意识到佛教智慧的重要性,历史会证明那是一个高效率给人类带来物质和文化昌盛的时代;如果一个时代居然漠视佛教或者损毁佛教,可以证明出那个时代的整体社会文明也不会高的。所以,地球文明在佛教的光明面前可以得到证明。


历史是我们的镜子,他人也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弘扬佛法,是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佛法的好;而大街上行人迷茫的眼神,医院里攒动的人头,病床上呻吟的样子、对死亡的恐惧...... 这些反面教材在证明不学佛、生命不觉醒的迷茫与痛苦。


在佛教里,死亡不是死亡,而是往生。正觉往生叫“往生净土”、“得生安养”,以种种瑞相为往生验证,死了有可能还会烧出舍利或者有其他殊胜的显现。


也有像星云大师一样的,在遗嘱里就写到——“我死后没有舍利”,已经不需要用舍利来表明他的修行功夫了,这就是他的文化自信。所以,修行的人、信佛的人,活着不一样,死的时候不一样,死了之后也不一样。





PART THREE

图片




中国梦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中国的古人是非常珍惜佛教、珍爱佛经的,哪怕不识字的小脚老太太,几乎都知道佛经是辟邪的,会请回家供着,恭敬得不得了。现在呢?大部分人都是识字的,却不知道这个道理。


社会上号召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回归,中华文明的复兴肯定缺少不了中华文化的复兴。所以我们国家领导人说:“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梦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文化是没有边界的,是可以分享的,文明是可以共享的,是和平的。


此时此刻对于我们来说,佛教的现实意义就是在这个中元节超度我们的祖先,但首先要“超度”自己,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祖先也就明白了,当下就能得度。


—— 甲辰年盂兰盆节蒙山法会开示


图片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读《地藏经》,为什么会流泪?
· 知足常乐的前提
· 你是否理解这份超越生死的“生命契约”?
· 在这里,来一场深刻的生命体验
· 因果不虚,佛菩萨怎么“编辑”?
· 佛法与世界的关联
· 拥有四不坏信是善知识久住的基石
· 你真的快乐吗?
· 关于“爱”,我们从这个故事说起……
· 放大佛性之光
· 保住你的正觉佛性,这是当下修行最重要的
· 中华民族的建筑,也是有道德属性的
· 二百六十字,“照”见心地光明
· 有一种快乐,叫“好人自带光辉”
· 修行,这要很小心
· 为什么从民间来说,小孩子叫“香火”?
· 这样坚持,你的智慧福报就会很快增长
· 如果没有学佛,我们拿什么去爱父母?
· 它,关系到家家户户的香火
· 有正确的方向,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