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个字,只要念着,就很安定

2025-02-23 07:01:00 发布: 人气:25
图片


01


我们大家来到寺院,

主要的思想和精力

都是放在对智慧的解读和消化上。

至于物质方面,

菜多一点,少一点,

大家一样过。


图片




但我们从来没有奢求过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价值观念。我们弘扬佛法是属于一种“不知花落谁家”的感觉。说了以后,谁在听,谁在思考,都是由个人的因缘而定。而这种思考的过程,我们姑且说它是分泌“智慧激素”的过程。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就是一种智慧状态。有句话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只有处在无我的高智慧状态里,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与世界相处。这是生命一个很重要的知识。



图片



为什么佛教说初一、十五要修行?因为宇宙的引力场和人体的生理是相关联的。

 

初一、十五的时候,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线上,人在那个时候修行,会是一个平稳的状态。

 

一个人能够平安地活在这世界上,初一活着,十五还活着,并不容易。初一表现挺好,结果却逃不过十五,所以要保持一个常常修行的状态,心要安定。

 

人是会受外界影响的。如果没有理性的自我调节、自我安定,我们的生命就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会被天时地利所左右。


所以佛门有一句话叫“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这八个字需要我们久久去消化。



图片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图片



佛教里说“心生则种种法生”,从量子力学来说,叫“波粒二象性”。

 

物质在粒子的状态时,是显像,在波的状态时,是能量。也就是说,当我们心念一动时,它就呈现粒子状,当我们在无意识状态时,它就呈现波状。



“心外无法,

满目青山”

这八个字,你只要念着,心里就会很安定。


心外无法

图片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就是一切法,一切的正报、依报,从物理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所有展现,都是由心而现的,这就叫“万法归宗”。

 

我们人最大的一个内耗就是迷失、迷乱。就像手机找不到服务区时,拼命地寻找,那时的耗电量是最大的。

 

人也一样,心无所属,没有主心骨,没有同心圆时,生命的耗散是极其猛烈的,我们吃的那一点饭还不够生烦恼的。


而当一个人认识到了真理,以真理为心时,就有了生命的同心圆,这时哪怕一点点的食物都可以维持很高质量的生命状态,所以“心外无法”,这句话是很厉害的。





图片

那“满目青山”又是什么意思?它是优雅的、自在的还是恐惧的、迷乱的?

 

实际上“满目青山”就是杜甫《望岳》的前两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大地上孔孟之道还存在吗?还存在。这个“青”,代表一种真理,齐鲁青未了。

 

所以满目青山是一种坚定地处在智慧中的状态。毫无疑虑,满目青山。

 

这种文化自信是百分之百的自信,是内外洞达,透视一切的一种生命的光明,是一种纯阳之态。





图片




如果说“心外无法”是正知正觉的因,“满目青山”就是福慧圆满的果。

 

这是人人都可以达成的,至少是人人都可以企及的,而且没有人能剥夺你这个权利。

 

所以中华文明有了儒释道的智慧——体量之庞大,文化之丰美,让我们每一个人足以畅游其中,酣畅淋漓地享受生命。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你的福报,何去何从?——回向轮回,还是追求解脱?
· 修行入定,就是要找到这个“雪花点”
· 因为这个“一”,生命才有了彼岸
· 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
· 这样的生命处处都春光明媚
· 时光流逝,道业增长
· 正面or反面,你是哪个角色?
· 没有福报坐不了禅
· 学佛,要规避这些……
· 你的心灵世界,有资粮吗?
· 佛弟子要从佛法里找到生命的价值
· 双春之年,碳基生命如何迎来新生?
· 放下,你手里的“轮回总持”
· 新年学习《心经》消灾免难增福慧|当你“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就超越了生死!
· 心一境性好自在
· 寺院的道气,你能感受到吗?
· 如是修行,天天增上
· 对善知识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Having Unwavering Faith in Your Teacher
· 有功德,更要警惕 Be Vigilant Even When Merit is Accumulated
· 转法轮、狮子吼,是人天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