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生命的当下,都是自己过去业力的投射。生命本身就是多维度的,所谓的第八意识——阿赖耶含藏识,就像一个大硬盘,贮存着我们无量劫来的业力。它调制着天地宇宙,调制着人道的能量场,构成了我们的福禄寿,如此相续不断。
我们的眼睛看外在的色尘,是有视觉暂留的。现代科技告诉我们,这个视觉暂留的时间在白天是0.05~0.2秒之间。电影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人类眼睛的这个特性,只要每秒放映出24帧图像,我们就会看到连续的画面。
早期的电视调到空频道时,屏幕上都是雪花点,这个雪花点实际上是电视机工作的一个基本面,是它的底色。当输入信号在这个雪花点的基础面上调制出视频信号时,我们就看到了动态的画面。
实际上,我们修行入定就是要找到这个雪花点,这就是本色。我们常说“第七意识譬如瀑流”,第七意识就是这个“雪花点”,就是修行的本色。能调制的那个内部信号,就是第八含藏识,而第六意识只不过是外在的扫描。
第七意识就是这个“雪花点”,
就是修行的本色。
在轮回里,业力很坚固,生命很脆弱,一个人的福禄寿可能瞬间就变换频道了。现在建房子有3D打印技术,我们比3D打印高级一点,或者是4D、5D、6D。如果机器突然卡壳了,打不动了,就叫猝死。
然后频道一换,哪一个业力成熟了,下一个生命阶段就开始了,叫“业重者先牵”。等汇聚到那个业力的时候,再继续打印,打印猪的身,打印狗的身,打印蚊子的身,打印苍蝇的身……该到哪一个频道,就是那个频道的身体。
作为人,如果我们知道了生命的当下只不过是一个错觉,就会回光返照。原来,这个所谓的立体的“我”,是业力扫描出来的结果。
佛告诉我们,生命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这都是业力使然。修行,就是不为业力束缚,就是要跳出这个业力的圈子。
我们学佛,乃至出家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了生脱死。六道本身就是牢狱,三界就是火宅,要想逃出六道的牢狱,就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了解它的规律,了解它的假象。虽然它貌似固若金汤,但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原来是那么不堪一击。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修行就是换频道,皈依三宝也是换频道,从自己业力的频道进入三宝的平台。本来我们立足于轮回的状态中,但是通过学佛,如果我们觉悟到了不生不灭的金刚体性,就能立于不生不灭中了。
我们大殿里千臂千钵文殊菩萨,即是表“法身佛的智慧体”。百千万亿释迦佛都在文殊菩萨的宝钵中,这其实代表着十方微尘数诸佛都在文殊菩萨智慧的金刚性海之中长养着,十方微尘数诸佛皆安住于法当中。
▲千臂千钵千释迦曼殊师利菩萨
轮回的立根之处是非常脆弱的,在轮回路上,“有”也苦,“无”也苦,有、无皆苦。而我们学佛的人,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上越来越清晰,修行也会越来越有感受。
一个修行有素的人是六神有主的,是非常安定的。我们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他老人家开悟之后,纵使遇到了种种不测,乃至自己生病、濒临死亡,他的心都是安的,他有这种自信。一旦出现好的外缘,他马上就能够把自己扭转过来,生命是自己能做主的。
他不仅可以调理自己身体的四大,还能帮助有缘的众生,甚至可以帮助国土安定外在的四大。所以经典中说,一个好的修行者所在之处,一由旬内没有天灾人祸。
儒家讲“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三字经》里说“三才者,天地人”。我当初就有这个疑惑,人这么渺小,怎么能跟天地并称呢?慢慢慢慢通过修行,就会发现这些生命境界,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深入佛法之后,我们会越来越发现它的难思难议。
金刚智慧如大舟
见闻能渡生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