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生命处处都春光明媚

2025-02-22 06:00: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Yue Ming Tian Xin




古人说,不追求过去,不迎接未来,亦不住于当下,但往往我们都有种自我期许,老是汲汲地,等待着未来发生什么,期待着下一刻的惊喜。



图片





修行人不将心待悟。你如果不等待、不期盼,坦荡荡地活在当下,而且在当下也没有贪执和执着,所有时间的脉动都那么美丽地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灵活而又充满生机。


当坦荡荡地活着,你会发现过去的并没有消逝,因为在时间的维度上它就在那儿,不仅过去未曾消逝,未来也并不是不可见。


图片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能人异士,他们博古通今,还能预测未来,比如明朝刘伯温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为什么这些人能现见未来?


在时间坐标上的任一点,过去、现在、未来他都能知道,实际上这对于修行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儿。


有些修行人年纪很小,有人家牛丢了也去找他,按照他说的地方,果然就找到了。小孩子童言无忌直言自己有这种特殊的能力,但到一定年龄就不会说了。


对于我们佛弟子,学佛之后,怎么在身心世界去体验、去实践、去修持?实际上是回归到那个最平淡的、最平常的、最不造作的心性的本然,回归本来的面貌。


图片


我们看师父他老人家那么安详自在,语默动静体安然。


我们也要跟随学习,学习对生命的这种认知,对生命的这种态度,对生命的这份安放。所以才会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如果一个人、一个众生,他能够掌握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世界就变得安静了。我们的心就开始有光了,心的镜子也变得明亮了。


当一个生命处于无明、无知的状态,生老病死都是苦,爱是苦,恨亦苦,甚至连收获都是一种潜伏的危机,幸福快乐都变成坏苦。


如果生命觉悟了、觉醒了,那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的流程,都是沿途的风景,这样的生命处处都春光明媚,都呈现着生命本有的属性和庄严。


图片


当觉悟者自己能安置自己了,他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就会发生本质的转变。


一个不安的、对未知充满恐惧的人,需要安全感的时候,就会产生很执着的贪嗔痴,他不仅仅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办法与这个世界、与众生和谐共处,他处理不好这种关系。


一个觉悟者就不同了,他既能安放自己又能善待他人。生命是光明的,付出是有温度的,他不仅用爱去回报世界,同时也会用宽容去善待仇恨、化消冤仇。学佛就是为了追求觉悟,一旦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生神奇的转变,所以叫“转凡成圣”。


图片


人类数千年乃至超过万年的文明,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上,那些人物、财富、过往的事件,都如过眼云烟消失殆尽了。但这种生命的觉悟,道德的品格行为,成熟的、圣人的情怀、思想,却如黄金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时光流逝,道业增长
· 正面or反面,你是哪个角色?
· 没有福报坐不了禅
· 学佛,要规避这些……
· 你的心灵世界,有资粮吗?
· 佛弟子要从佛法里找到生命的价值
· 双春之年,碳基生命如何迎来新生?
· 放下,你手里的“轮回总持”
· 新年学习《心经》消灾免难增福慧|当你“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就超越了生死!
· 心一境性好自在
· 寺院的道气,你能感受到吗?
· 如是修行,天天增上
· 对善知识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Having Unwavering Faith in Your Teacher
· 有功德,更要警惕 Be Vigilant Even When Merit is Accumulated
· 转法轮、狮子吼,是人天的庄严
· 修行人一天会过,天天会过
·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 新生,是从心灵上获得的
· 修行怎么无漏?在哪里求无漏?
· 在这里,就会业障净除、福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