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被忽略的“一”
FORIQINGLIANG
文艺复兴以来,东西方对世界的探索都不出“二加一”这个范畴。“一”是“一元”的、不生不灭的大道世界,“二”是“二元”的、生灭的世界。
只不过上古时期的人们探索的重点是“一”的问题,进入十八世纪以后,这个“一”的大道的部分就鲜少讲了,人们转而研究物质层面、技巧层面的东西,这些都属于二元世界的范畴。现在人类社会都是在“二”的世界里,忽略了“一”这个高度统一的真理世界。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钺
忽略不代表不存在,佛教就是站在人类文明金字塔的最顶端,揭示生命真相、宇宙真相的,它是有彼岸的。但是,这个时代学佛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在人类文明秩序里的哪一个序列。
为什么一边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一边又要超越它?我们要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很多佛弟子也疑惑不定的。一边住在寺庙里,一边心还不死,为什么我不能去过世间的生活呢?即便尝试了,确实觉得没味道,但也讲不出道理来。所以,信佛的这个“信”要有智慧为支撑,听经闻法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的。
世间的知识很广大的,乃至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未解的困惑,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没办法学得完。甚至学佛了,佛法还有八万四千法门呢!印光大师说:“你要做大通家,就不要跟我来往。”佛学里学到门门都通也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有先天的缺陷,然后带着惭愧心好好念佛、忏悔业障,指望佛接引我们带业往生。学得稍微有一点能力了,也要发愿光大佛法、住持三宝。
02
独步于“二元世界”的智者
FORIQINGLIANG
修行人是追求这个“一”、追求大道的,乃至东西方有智慧的人都在追求这个“一”。人类文明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有了一元世界,有了“二加一”的这个“一”。对我们佛弟子来说,也正是因为这个“一”,生命才有了彼岸。
大多数人还沉迷于二元世界的游戏的时候,对于一元世界的人、思考大道的人,当他确立了大道的思想和智慧的时候,他是不会再来玩二元世界的这些游戏的。即便是阿罗汉、菩萨在人间,从事着资生产业,按着世间的习惯生活,他的生命也不会皈依在这个二元世界的,因为这不是他的归处。虽然他的脚踩在这个世界,但他的心是在极乐世界的。
这样的修行人,可以利益无量的众生,因为他的能量场是向下覆盖的。佛陀也说,纵使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初地菩萨,加在一起,也无法去思维一个二地菩萨的功德与事业。
《法华经》里说,即使一个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其得阿罗汉果,他所得的功德都不如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的功德,连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都不及。《金刚经》也是的,佛陀用了大量的比喻、极大的数字反差来阐述智慧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这个原理,所以才有了智者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与信念。当百千万人都沉迷于二元世界的时候,一个一元世界的智者就可以独步其中,不但不受他们影响,还可以给他们带去正面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智者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或三百年,或五百年,依然闪耀着光芒。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妙法莲华经》卷六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03
身在娑婆,心向极乐
FORIQINGLIANG
在新的一年,我们要找回佛弟子的文化自信,在这个“二加一”的世界里,不要认为“二”占了绝大多数,就轻视这极少数的“一”的力量。大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即便我们还没有进入大道,还没有进入一元的世界,但是心向往之,这个向往的力量就已经足够大了。虽身在娑婆,心却向往着极乐世界。
虽然我们此生无法从这个色身、从物理空间上去亲见佛陀,但我们愿意入佛陀祂老人家的大悲愿海,愿意皈依佛陀的思想。这跟时空没有关系,跟认知有关系。
极乐世界去此十万亿佛土,只要我们生起向往的心,再远的距离,亦可刹那间现于目前。因为心与物理空间比,物理空间对心是无效的。佛陀在经典里就说,宇宙依虚空而住,但虚空如果跟心比的话,如“片云点太清里”。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楞严经》卷九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