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g Tian Xin
旱云飞火燎长空, 白日浑如堕甑中 。
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
——金·赵元《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便是炎热之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是一年之中日照阳光最猛烈的节气。 再加上丰沛的降水,“湿热交蒸”到达顶点。
甚至诗仙李白都难耐这闷热熏蒸,恨不能躲到山中赤身取凉,如他作《夏日山中》诗中说 :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而大暑也是夏日的最后一个节气。从此时起,酷暑的感受将慢慢减弱, 气温由此降低,渐次向秋天的凉爽过渡。大暑一过,立秋便在望了。
▲南宋·柳院消暑图(现存于故宫博物馆)
大暑三候
DA SHU
一候腐草为萤
高温潮湿使得细菌滋生,枯枝败叶加速腐化,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飞舞觅食,古人便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而成。
二候土润溽暑
湿热的土壤颇宜水稻等作物的生长, 对人来说却是一年中最闷热难耐的时期。
三候大雨时行
由于雨热同期,大雨随时都会落下,不仅使暑湿减弱,天气也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防中暑
DA SHU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极易中暑,故应注意以下几点:
·多次、少量喝水;
·保证充足的睡眠;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饮用含大量糖分的饮料,也不宜饮用过凉的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间,暑期携儿童开车出门的家长尤其注意,离开时不要把孩子锁在车内!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从室内走向室外时温差较大,对身体易造成负担;
皈依佛性,自有清凉
DA SHU
天很热的时候,有个修行人偏偏不躲在树荫里,却要在太阳下面打坐,这叫“夏修三伏”。很奇怪,他一点不流汗。为什么?因为越是不好的环境,越容易回光返照,跟佛在一起,而往往越是环境好,就越容易放逸。因此,他六根都摄不放逸,正念具足,虽然外面炎炎烈日,内心却是一片清凉。
所有的受都是苦的,温度低一点,我们就感觉冷了;温度高一点,就感觉热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克服这个苦,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苦。最多只是改善外部环境而已,热了,造一个空调降降温,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但是这个苦的根本解除不掉。
建立有形的道场,不如建立我们心中的信仰。人是因为大殿而解脱,还是因为内心有信仰而解脱?内心的信仰才是安止之处、解脱之所,才是炎热夏天的清凉地。
夏日炎炎,更要回光返照,要找到我们本自具足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热也不冷的佛性。身处寒凉,皈依佛性,自有暖阳;身处炽热,皈依佛性,自有清凉。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