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一)

2024-09-09 21:30:00 发布: 人气:21


图片
图片





【提要】

天台宗是佛教体系中最具哲学深度和思辨水准的佛教宗派,引导着中国佛教走向了精湛与成熟,历史上曾长期在江浙佛教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力图以百科全书辞条的体例,通过宗名、宗史、宗典、宗义四要素的切入,扼要勾画出天台宗的基本脉络和特征,从而对这座“代表中华佛教圆熟境界”的巍峨巅峰作一全面的鸟瞰。



【关键词】

 天台宗   教相门   观心门   

 解行并进   性具善恶 


图片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教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宗派,掀开了中国佛教的新纪元。本宗与后起的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并称中国佛教“大乘八宗”,又与法相、华严合称“教下三家”。



一、宗 名


天台宗亦称“天台家”、“天台教”、“天台教观”、“天台宗教”等,在日本又称“天台法华宗”、“法华宗”。简称“台宗”、“台教”。近世以来,学术界又将以天台宗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称之为“天台学”、“天台教学”或“天台佛学”。


“天台宗”一名的使用雏形,最早可以上溯至隋末唐初灌顶大师述、明旷录的《天台八教大意》卷尾所云:“谨案天台一宗,略论旨趣。究其始末,余文广寻。”但一般认为正式使用这一名称的,是台宗九祖、中唐湛然大师在其《法华经大意》所云:“将释此一部妙典二十八品多有诸家,今暂归天台宗”。


本宗的得名由来有二说:一、以人得名。元代蒙润《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一载:“天台,山名也。……此山即(智者)大师栖身入寂之所。盖以西方风俗,称名为尊,此土避名为敬,故以此处显其人也。复以人命宗,则天台为宗矣。”即谓因本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常居浙江天台山,世称“天台大师”,故而“以人命宗”。二、以山得名。日本镰仓时代凝然《八宗纲要》卷下载:“问:何故名天台宗?答:从山为名,此宗从彼山而起故也。”


根据汉语工具书《辞源》,“台”和“臺”本是两个独立并行的汉字。“天台宗”的“台”读作“tāi”(胎),与“臺”(tái)是音义有别、不容混淆的。在传统佛典的书面行文中,便能清楚地鉴别这一点。因此,在应用繁体汉字时,不可将“天台山”、“天台宗”误作“天臺山”、“天臺宗”。





 法师简介 

图片



净旻法师,俗姓杨,祖籍湖北江陵,1968年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90年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依悟道上人剃度,法名传照,字净旻。翌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一诚长老座下受具足戒。


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研究班,师从沈仁岩老师攻读《法华经纶贯》《法华经会义》《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1994年于普陀山紫竹林创编《台宗三字经》六十颂。2000年于香港观宗寺承嗣觉光大师付法,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世。


历任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普陀山佛教艺术总监、舟山市佛协会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等职。现任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常委、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螺溪传教院方丈。发表有《论“大乘是佛说”的基本理念》《智者大师年谱》《“大白牛车”释义》《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振兴之道》《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螺溪传教院历史编年》等论文多篇,与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共同主编“天台宗系列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地藏经》讲记(三十二) | 云何而为众生说法?
· 《地藏经》讲记(三十一) |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达佛法的真实义
· 《地藏经》讲记(三十) |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 《地藏经》讲记(二十九) | “我执”是一切苦的根本
· 《地藏经》讲记(二十八) | 清净的愿力就是你的莲花
· 《地藏经》讲记(二十七) | 善知识是大因缘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别怕,有祂陪你出轮回
· 今天,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见闻瞻礼,增福无量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 || 众生度尽 方成菩提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 || 菩萨以怎样的悲愿摄持着尚在沉沦的你我?
· “ 地藏 ” 的秘密
· 《地藏经》讲记(二十五) | 光目女救母(下)
· 【圆满】从此,诸佛子可以报累世父母深恩|《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五)
· 《地藏经》讲记(二十四) | 光目女救母(上)
· 《地藏经》讲记(二十三) | 对治“性识无定”的“定自在王菩萨”
· 【圆满】从此,诸佛子可以报累世父母深恩|《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五)
· 《地藏经》讲记(二十二) | 了解“未解脱者”的特点,转变自己的命运
· 《地藏经》讲记(二十一) | 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 《地藏经》讲记(二十) | 阎浮提众生恶业所感五种重罪
· 《地藏经》讲记(十九) | 菩提心愿,才是长养一切诸佛菩萨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