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地藏经》讲记连载二十八
传喜法师讲释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痖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牲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恶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这时,佛陀亲自回答四天王,最后还嘱咐他们要“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我们就活在一个业的世界里,随业流转,所以佛跟四天王说,你要保护大家,不要被业境所迷惑。
佛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出家人看到荷花开得漂亮,就揽一支来闻,结果河神出来呵斥他了:“你是出家人,要出离三界的,怎么能执着这世间的一花一草呢?荷花再香跟你也毫不相干。”出家人非常惭愧,赶快放下荷花。
这时候,另一个人过来了,顺手摘下一支荷花闻一闻,随即又丢在地上,还把荷花、莲蓬都踩得粉碎,然后扬长而去。出家人站在一旁等河神出来教训这位摘花人,结果河神没有丝毫动静。他想不明白了:“河神,我只是闻了一下荷花香,你便出来训斥我,为何刚才那人摘花又糟践花,你反倒不言不语了呢?”河神出来跟他说:“因为你是修行人,我才提醒你。他不是修行人,将来要堕落恶道,我才懒得管他。”
我们学佛了,修行了,便不能随世间的业风转。所以,佛陀、地藏菩萨亲自来告诫大家:“你们不能造恶啊,业是你造,果是你受,恶业果是很苦的,诸恶莫作啊!”
但是世间的人也不买祂的帐,做地藏菩萨很难的,不是手拿锡杖高高在上的,真正的地藏菩萨在人间、在阎浮提,或现老太太,或现长者,或现宰官,或现乞丐,或现童男童女,应以何机得度祂就来劝化我们:身、口、意清净,身不杀、盗、淫;口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意不贪、嗔、痴。要知恩报恩,以德报怨。
我们首先要能做到知恩报恩。知恩是一种修习的方法,要去了解、去感受。这本《地藏经》四五十分钟就可以读完的,但它的内容是超越时空的,是要我们用整个的生命,或许一辈子、两辈子、三辈子、四辈子去感受的,对有恩的要报恩,对有怨的也报以德。
这一部分经文又特别强调,不孝父母和破坏寺院的果报。“污梵诬僧者”,“梵”是指梵行,梵行的人不一定是出家人。像受持八关斋戒,吃素都是属于梵行。如果你现在在吃素,有人拿块肉塞到你碗里让你吃,这就是破坏你的梵行,他的果报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都会告诉大家,如果家人不信佛的,那你学佛要很小心的,要悄悄地学,要会保护家人。如果你执意认为自己学佛是对的,那是因为你学佛了,明白道理了,你认为是对的,然后跟没有学佛的家人去论对错,说明你还没觉悟。
如果你的执着比没有学佛的我执还高,那你这个觉悟是假的,不是佛教徒的觉悟,佛教的修行就是破我执我见的。所以,要知道护念自己,也护念他人,修行当然是为了清净,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去染污别人,刺激对方造恶业,毁谤三宝,造下的罪还算你的。
我们学佛要善巧,要知道方便,要知道佛教的智慧是无形、无相、无障碍的。佛到底在哪里?佛像只是一种表法,让我们看到之后,我们自己会忆佛、念佛。
自性的本然净心地具足宝藏,才是地藏。地藏菩萨在哪里?不在地水火风里,也不在一维二维三维里,但是又在一维二维三维里,又在地水火风里。地藏菩萨可以在水里,但实际上又不在水里。不能说见到地藏菩萨的像,就见到了地藏菩萨,但见到地藏菩萨的像,我们就可以忆念到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冠,代表着菩萨为法身大士,祂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佛教里有一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虽然佛的法身遍于色声香味触法,但又不能以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得见如来,要靠光明的、智慧的眼睛才能见如来。光就是无量光、光明智慧眼、清净莲花目的意思,所以,光目女能看到佛身,已经不是一般的凡夫了。
佛陀在这里跟四天王说:“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我们不要迷在这个境界中,迷在业风中。要有清醒的智慧,要保持智慧的状态,要能保持着“定自在王”这种如如不动的状态里。
每个人的“本然净心地”都是如如不动的,见到本然净心地了,就是不动佛,这个就叫“见道”。如果过去造了重罪,见到这如如不动的“本然净心地”,刹那顷皈依,不但不堕三恶道,从报身的角度来看,那已经是“东方不动佛”了。
见道之后,能够护念住,不为重业所迷转,保持着如如不动的境界,行住坐卧、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清净的,然后又慈悲喜舍、六度万行,功德增上了,那就进入“南方宝生佛”的境界了。
功德增上了,人越来越自在、越来越调柔,能包容一切,就能收摄一切,这就是进入到“西方阿弥陀佛”的境界。西方叫“怀爱”,莲花部主阿弥陀佛怀爱一切众生,所有不好的,他都转变成好的,苦的都变成乐的。
一个人修到这种境界了,就可以领会到所有的善功德业都不会耗散,一丝一毫的善业都会积累在那里,日积月累功德增长,就进入“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如果你能远离色声香味触法,依着智慧、持戒、禅定六度万行就能进入报身的修法,往生到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圆满报身的修行,最后进入法身的状态,可以往生常寂光土。
当你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时,因为你的愿力是清净的,这个清净的愿力就是你的莲花,这朵清净的莲花就是你的妈妈,而且我们有了听经闻法的功德,即使没开智慧、还没断惑,但信心、因缘具足,又有福德,“势至金台安我足,观音甘露洒吾顶”,也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得享清净,从愿力的莲花中化生,继续听经闻法、开疑解惑。
所以,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先说声闻缘觉乘,再说菩萨乘,最后说如来藏,即“佛的本地风光”。讲如来藏的是福德、光明充满的,就像《地藏经》一上来佛放大圆满光明云,那是佛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学佛能够悟到这些,活着就已经在极乐世界了,每天耳朵堵起来都听得到阿弥陀佛,眼睛闭起来都可以看到阿弥陀佛。
所以,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所讲的佛国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我们通过听经闻法,还是可以慢慢领会到的。
【赞偈】
“如来慈愍。转大法轮。婆罗门女救慈亲。觉华度迷津。摩耶夫人。请问地藏因。”
佛为什么要说经?就是大慈悲不忍众生苦,所以,“如来慈愍”,才“转大法轮”。从婆罗门女到光目女,不管是初发心,还是到后面行菩萨道,都离不开一颗报恩的心。
我们对母亲再好,也是寸草之心难报三春晖。所以,真正的修行者在这个世间是这样去做的。从“婆罗门女救慈亲觉华度迷津”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一直到上卷的最后部分“清净莲华目如来”,都是围绕着地藏菩萨的孝心来开显,让我们的智慧能够明了通达。
《地藏经》讲记 · 连载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