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是向远古的文明借贷福德

2025-04-14 00:02: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逢寒食节,全国上下三天不动火,以吃冷食来怀念圣贤、怀念道德。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通过饮食来自我反省、自我陶冶,这就是我们老祖先厉害的地方。而且最重要的,这还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在全国推广,乃至传承至今。


所以我们要去思古啊,这很重要,这不是“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去思考,我们的生命要享受这种文化内涵的陶冶,把它活成我们的人格。


饮食是可以塑造人格、改变性情的。清明三天不动火,现在的青团、麻花,很多糕点都是从这个文化里衍生出来的。不动火,也是为了去除我们内心的燥性,去除内心的火,去反省。


图片


如果每一年我们都这样反省的话,这对一个民族人格的养成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就称得上是一个“克己复礼”的民族,对自己是克制的、反省的,然后遵循于礼。


礼是什么?“礼”不是见面点头寒暄。对无形的大道去认识它、遵循它,这条轨道叫做“礼”。礼是为了实现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升维的。


通过礼,我们才能把生物学意义的人变成人文的人,变成体解大道的人。一个人能思维大道、承载大道、遵循大道,就称为“器”。


一个民族如果忘掉了道,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归宿。不仅逝去的祖先没有,就是活着的人,当下就不知归于何处——忘掉了道,你能把自己塑成什么器呢?





图片
图片




在古代祭祀之器里,尊是非常重要的。《周礼·春官·司尊彝》明确记载“六尊”制度,古人根据祭祀对象、场合不同,使用不同形制的尊。


然而,我们现在提到“尊”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酒器。难道这样一个国之重器,只是祭祀时用来盛酒的吗?


最近几年,我们在三星堆里也发现了很多“顶尊人像”,这个“尊”里装的却是象牙、玉石、海贝,顶在神人头上。顶个尊是什么意思?



图片


头顶礼器,代表通达大道、天人合一。如果读懂了其中的含义,那这个尊既可以是铜铸的,也可以是竹编的,乃至中国各个朝代的官帽,也都是这个意思。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套”下来的——《礼记·冠义》云:“冠者,礼之始也。”大道的精华都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不戴帽子了,但对古人来说,当冠而不冠是“非礼”的。束发而冠,就象征着头顶大道。帽子一摘,比杀头还要耻辱。


过去孔子弟子子路在战场上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宁愿停下来结缨正冠,从容就死。这就是一个君子,一个头顶大道的人,我生为道统而生,死为道统而死,不可头上无冠。


我们在戏剧里也经常看到,一个人犯了罪,大堂之上,头冠“啪”一声被打掉,头发散乱后开始甩,为什么?表示很耻辱,比要他的命还羞耻。头发如果散掉,就代表这个人已经降格到动物的层次去了。








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怀念古代?因为古代承载着大道,古代的人是离道很近的,他的松果体是很活的。我们松果体的包浆越来越厚了,越来越没有灵性了。尤其我们这个时代,手机是一代一代更迭了,我们人越来越进步了吗?


所以,我们怀念祖先的时候,也是在向祖先乞讨他的荫庇,是向那个干净的时空借贷一股清流。不单物理空间的清流要向远古的文明借贷,心灵的智慧也是如此。大道是不受时间、空间束缚的,当我们对祖先思念,对祖德思考,对祖宗祈祷的时候,祖德就能荫庇我们这些子孙。


——2025年清明蒙山施食超荐法会开示




经典记述


于是子路欲燔台,蒯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诸法不离心,更不在外境
· 是什么卡在你与无尽藏之间?
· 可以不知道,但不能不敬畏
· 人生怎么能不走错路?
· 这个时代,我们丢了什么?答案在头顶
· 修行要找到这种生命感受
· 若不于此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
· 最好的承诺
· 寒山诗里读清明 | 打卡人间,别忘了尝醍醐至味
· 何时能跟佛菩萨的真理撞个满怀?
· 只因说错一字,做了五百世狐狸
· 当你这样做时,佛菩萨就为你想了
· 放下这“轮回的总持”,就还有希望
· 【2025清明法会特辑】人间有九食,四种可舍、五种必须求
· 【2025清明法会特辑】寒食“禁火”,给当代人的清醒剂!
· 大梦中,你何时醒来?
· 2025清明法会特辑 | 一切,都归于超越时空
· 为什么不信佛?
· 2025清明辑 || 想转凡成圣 就从改变饮食开始
· 你选择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