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因会克解脱的果
如果释迦牟尼佛不来我们人间投胎,看到人间疾苦,自己也深受老病的苦,众生也不会相信祂的。佛陀一生下来就是福慧两足尊,我们会觉得祂是地球人吗?为什么要跟祂走啊?
而且,纵使得成佛道之后,佛陀还是光着脚在人间行走,托钵乞食。哪怕常常有皇帝、大富长者来请祂去应供,佛陀依然没有舍弃这种最朴素的在人间行走的方式。
佛陀一直都知道祂来人间是做什么的,就是跟众生结缘,启发众生的智慧,引领众生从黑暗走向光明。
佛菩萨成道了,祂本身一定是光明的,每天都是从光明走向光明的,所以祂可以带领有缘的众生从黑暗走向光明。
从智慧的角度来说,佛陀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没有所谓的生和灭;从世间因缘来说,佛陀显现了涅槃,火化肉体,有八万四千颗舍利分布于人间。
佛陀圆满了福慧,不管是小乘果、大乘果,祂肯定都是兼容的。如果说小乘是出离的话,佛陀也给我们示现了出离;如果说大乘所证得不出不入的话,那佛陀一定有这个不出不入的功德。
佛陀一定是转识成智了,一切的地水火风空在佛陀面前一定是圆满的,但是佛陀在《涅槃经》中还是回过头来要示现“不受六尘供养”。
对于佛陀来说,哪里有尘和境?无处不毗卢,哪儿不是一真法界?哪儿不是大光明藏?所以,佛陀所显现的“不受六尘供养”,是提醒我们学佛一定要去追求根本的智慧,不能贪图在尘境之中;佛陀示现入寂也是为了鞭策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法。
佛陀给了众生解苦的药,也给了生命的方向,也给我们证明了:“此是苦,汝当离;此是苦,我已离。”在《涅槃经》里,佛陀还讲到了解脱的“常乐我净”的境界,就是在给我们证明:修行的因会克解脱的果。
不在六尘缘境中着意,自然就会从六尘缘境的“牢笼”里超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正觉佛性,当我们皈依佛性,如是修行的因克这个果的时候,所有尘境自然都无法遮挡住我们。
佛光就是解脱的,佛光就是自在的,佛光就是无障碍法、无漏法。
《涅槃经 · 寿命品》说:“我者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
又《涅槃经 · 高贵德王菩萨品》说:“常乐我净在何处耶?所谓涅槃。”“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身不坏故,名为大乐,身若可坏,则不名乐。如来之身,金刚无坏,非烦恼身,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
清凉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