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食
。
每年的6月15日,是健康素食日
我们倡导大家多吃素食,促进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在总膳食中占据较高比重。动物性食物的过量摄入,带来身体上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肥胖。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元凶之一。
每年的6月15日,是健康素食日。在这一天,我们倡导大家多吃素食,促进健康。
01
什么叫素食?
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02
吃素的好处
1、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研究发现,食用高品质的素食: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及豆制品,可大幅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的风险。
2、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素食含有较低含量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以及钠盐,还有较多的植物化学物,如多酚、类黄酮等,具有抑制胆固醇吸收与合成的作用,可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改善肠道菌群
富含膳食纤维的素食会增加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菌群,有益全身健康。
03
吃素,这些坑不要踩
1
吃素不一定能减肥
夏季,沙拉、水果成了减肥党的心头好,然而部分沙拉酱脂肪含量偏高;而水果虽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成分,但同样也是“含糖大户”,且其富含的有机酸能起到开胃的作用,以致于越吃越多。
因此在减肥期间,食用沙拉时可选用油醋汁或0脂沙拉酱;而每日摄入的水果宜选择甜味不浓、热量不高的水果,如番石榴、猕猴桃、火龙果、草莓等,且摄入量控制在200g内,不宜喝果汁。
注:200g=两个猕猴桃=一根较大的香蕉=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一个中等大小的桃子=十几颗新鲜冬枣
2
吃水果不是越多越好
虽然有人不在意热量,但若过量食用部分水果,也有健康隐患,举当季常见4种水果为例:
■荔枝吃多了容易低血糖
苏轼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但若空腹食用,过多的果糖会刺激身体分泌更多胰岛素,结合其本身含有的降血糖成分(未成熟的荔枝内含量更高),便易引发急性低血糖,导致头晕或昏倒。
因此,若食用后出现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应立刻摄入易消化的含糖食物,比如糖果、粥、米饭等,严重者即刻送医。
综上,吃荔枝时不宜空腹,遇上未成熟(口感不佳、偏酸涩)的荔枝不宜继续食用,成人每日控制在10-15颗以内,儿童以不超过5颗为宜。
■隔夜冰西瓜有隐患
西瓜,尤其是经过冰箱“加持”的冰西瓜因其甘甜清凉而广受好评。
但冰西瓜对胃肠的刺激大,且因为冰箱内还储存有其他食物,切开的西瓜即使有保鲜膜,也容易交叉细菌,不宜放置超过24小时。
另外,糖尿病人、肾功能不全者(摄入过多水份不易排出、会造成水肿、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感冒初期、口腔溃疡者不宜食用。
■肾病患者少吃樱桃
樱桃富含钾元素,对肾病患者易造成电解质调节功能紊乱,出现少尿、水肿。此外,因其含有较多植物酸,过量服食也会影响肠胃。
04
吃素,吃对了才健康
由于素食口味清淡,为丰富口感,常会高温炸炒,以致令蔬菜中不耐热的维生素C及抗氧化成分流失,因此在烹调蔬菜时,应避免煎炸及长时间炖煮。
此外,如膳食组合不合理,比如每日只吃黄瓜、番茄等少部分素食,也可能会造成营养缺乏。
在蔬果中,可以通过吃坚果、种子、豆类、豆腐来获得蛋白质;吃深绿叶蔬菜、羽衣甘蓝、西蓝花来补充钙质;吃干豆类、扁豆、黄豆来补充铁质;食用香菇、营养酵母等来补充维生素B12;摄入菌类、豆奶、营养片剂来补充维生素D。
您学会如何健康、科学的吃素了吗?祝您吃出健康,吃出好心情!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