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素食日|这是一份永不过时的饮食时尚指南

2022-10-01 07:18: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素食是一种文化传承

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图片



今天是国庆节,也是世界素食日。中国的素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素食,绝不代表着教条,而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图片


历史悠悠   素香恒久



中国素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豆腐是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作为素菜的重要原料、素食中的优质蛋白,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朝时期,素食开始专业化。《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上多有记载,北宋首都汴梁已经有了专做素食的菜馆,南宋首都临安流行的素食就有上百种,能当相声《报菜名》说。


南宋诗人陆游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有许多是用来歌颂和赞美庸常生活中的朴素菜蔬,并以长斋蔬食自豪。


肉食养老人,古虽有是说。

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

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这首诗充分说明他对过去流传的“肉食养老人”的说法大不以为然,而是乐意于“烹山蔬”,“漱石泉”,强调修养身心,不贪食厚味,把清淡的素食当作养生妙法。



图片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

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

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新山茶。


你看他:选用洁净如玉,颗粒饱满的上好大米,以山上松枝桂木慢慢烹饪,香气四溢。将鲜嫩的茄子蒸熟后,调入精醋酱油,茄子晶莹剔透,呈银白色,十分诱人。吃饱喝足后,信步摩挲装着五经的方形竹器,不为无事读书之乐,更待风炉新茶之美。


《西游记》第一百回出现过这样一个素菜单:“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可谓食材纷繁、花样百出。


古代文人的风雅意趣在素食上也可见一斑:山药名“玉延”,莲根名“雪藕”,荔枝干名“琼珠”,竹笋名曰“玉版”……素食,早已悄然融入中国饮食文化之中,并延续至今。



图片


素味延绵   增益福气



到了现代,素食渐渐成为一种风尚,以“健康、环保”为标签悄然开启健康饮食新时代。



图片



合自然之道   护万物之生



如果你正在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不如尝试适当食素。

很少人知道,一些反刍动物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会不断打嗝,从而不断产生甲烷。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畜牧业所需的土地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农耕业,对于全球酸化、富营养化、水资源污染都有很大影响。

所以,适当选择易种植、应季的农作物作为食材,看似改变了我们餐盘里的东西,实际上也是在悄悄改变这个世界,是为善举。



以素养生   以简修心



深谙养生之道的人通常十分注重适当食素,因为适当食素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促进血管健康。另外,适当食素还能够降低血压、减少眼底网膜硬化现象的发生。随着现代社会亚健康率的升高,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身体健康这一话题,而适当食素,也是一个不错的调理方式。


当一个人开始食素之时,内心已经发生了改变,境随心转。而素食所带来的身心调和、欲求减少,又增益内心的清净,让人能够摒弃杂念。这样的善因,必能结出善果,所以我们常常能感受到,食素之人往往清心寡欲、平和易亲。



有人说,素食是永不褪色的时尚。这个潮流,请跟上!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一位吃素81年的老人的故事……


东北名菜素酸菜炖粉条,忘不掉的味道!


秋季多吃素,远离烦躁及负面情绪






相关文章
· 秋季多吃素,远离烦躁及负面情绪,内附三道素食详细做法!
· 39位心内科医生为什么集体吃素?吃素的好处看过来
· 健康素食日 || 关于素食,你那些不知道的事
· 近期多起疫情源于冷链,或许素食是最好的防御“良药”
· 跨越百年450次的呐喊——《护生画集》的启示:人间过节 动物过劫 将心比心 素食积德
· 11月25日【世界素食日】,今天让我们来场素食打卡
· 天心素食推荐——第五届杭州素食文化节邀您参加!
·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起了素食餐厅,试营业日就人气满满,供不应求
· 联合国大会午餐由食物残余所制,警示食物浪费
· 欧洲素食大会演讲:食物对心智的影响